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15课 1840至1894年前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测) Word版含解析.docVIP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15课 1840至1894年前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测)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2017届高三历史上册一轮复习 第15课 1840至1894年前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测) Word版含解析.doc

1840至1894年前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测) (满分60分,3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 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 美国国家力量有限 C. 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 美国传教士的反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D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材料中“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可知美国国家力量并非有限,故排除B项。美国展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建立了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美国不愿因非法贸易和鸦片贸易而失去中国市场,因而想方设法保持同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这一政策有利于美国保持同中国正常贸易关系,故本题选择A选项。 2.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认为,中国的白银,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故D项正确;AB两项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林则徐强调的“最大危害”,故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3.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各地督抚等官员却称皇帝敕令是“矫诏、乱命”,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材料中的“这场战争”使( ) A.中国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D.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晚清思想观念,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可知是指带有强烈迷信色彩、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与之相关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B项对应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C项对应的是武昌起义的影响;D项错在“开始形成”的说法。 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述的蝴蝶效应出现在广州地区,时间为鸦片战争之后,失业大军带来阶级矛盾激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广东出现太平天国起义,A项正确。民族工业的兴起,需要工人,失业无法产生此效应,B项排除。失业无法引发新思想的萌发,C项排除。维新运动出现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排除。故选A。 5.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说明其目的是想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故A项错误;题干中“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体现出其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B项正确;题干中“免去外国进口关税”说明其并未维护国家主权,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族工业,故D项错误。 6.道光帝曾下达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