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doc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摘 要: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不仅在他的哲学著作里阐述他的存在主义思想,而且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宣扬他的哲学思想,表现他的基本哲学态度。本文通过对萨特的哲学文本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中的人的存在、自由选择、承担责任以及勇敢行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存在;选择;责任;行动   作者简介:郑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1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萨特,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190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得哲学学位,1933年赴德国柏林,研究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他主要哲学著作有《自我的超越》、《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及《辩证理性批判》等。而且,萨特也是位伟大的文学家,9岁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作家。他提倡“介入”现实,将文学创作称为“介入文学”,并在其文学作品中阐述和宣扬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表现他的基本哲学态度。萨特主要的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恶心》、短篇小说集《墙》、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卷)以及戏剧《苍蝇》、《隔离审讯》(又译《禁闭》)、《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脏手》、《魔鬼与上帝》等。这些文学作品让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走出书斋,进入普通大众视野,抚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受伤的心灵。因此,本文将结合萨特的三个戏剧作品,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初步探析。   一   萨特是位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说,早在1917年的一天,他本想心无旁骛地思考上帝,“可是上帝立刻就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他并不存在’,我诚惶诚恐地对自己说。”上帝不存在了,上帝不再是造物主,人不再是上帝按照特定程序和概念造出来。上帝造人时,隐藏在这神圣理性中的某种概念也不存在了。萨特就是从上帝不存在这一结果中推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他的哲学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给自己下定义。”[1]6也就是说先有人的存在,人遇上自己,然后自己给自己下定义,不再由上帝下定义了。“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1]7所以人能给自己下定义,能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同时在萨特看来,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先于本质的。“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2]这意味着人拥有自由选择权,能通过自由选择来成为怎样的人和怎样存在着。既然人有自由的选择,人也就要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承担起自己存在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因为上帝不存在,人没有了束缚和依靠,失去了上帝为人提供的必须遵循和得以依赖的价值准则,也没有上帝为人承担责任。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萨特在戏剧《苍蝇》中就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这种绝对自由和责任。   《苍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改编而成的复仇故事。戏剧一开头写幸免于难的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长大成人,带着保傅来到阿耳戈斯城。这个他出生的地方,在其父阿伽门农被谋杀后满城便飞舞着苍蝇,这里的人们被悔恨、赎罪的氛围笼罩着。幸免于难被寄养在姑父家的俄瑞斯忒斯则是一位“摆脱了各种奴役和信仰的羁绊,没有家庭,没有祖国,没有宗教,没有职业,可以自由自在地承担各种义务”[3]16的自由人。知道自己身世的俄瑞斯忒斯回到阿尔戈斯城一开始应该是想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并没有复仇计划,因为他没有在仇恨中长大。当主神朱庇斯和他的保傅劝他离开这座城时,俄瑞斯忒斯就决定离开这里前往斯巴达。可是他碰见了他的姐姐――厄勒克特拉。这个一直生活在被奴役和复仇世界里的人,她一直在等待着她想象中气势汹汹的武士弟弟回来给她和死去的父亲复仇。最终他们相认了。厄勒克特拉点燃了俄瑞斯忒斯心中复仇的怒火,同时俄瑞斯忒斯也希望有他自己的土地和在阿尔戈斯人中有他自己的地位。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承担罪行,选择了承担阿尔戈斯人的痛苦,选择了复仇。于是,在厄勒克特拉的带领下,俄瑞斯忒斯潜入王宫刺杀了篡位的国王埃奎斯托斯和他们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   完成这一复仇行动,俄瑞斯忒斯自觉自愿地背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他感受到了自由,知道了他的自由。他说:“我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