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的箴言 字字珠玑.doc
爱的箴言 字字珠玑
摘 要:布宁的爱情小说中爱与死的主题常常共同出现。在早期的爱情小说《爱情学》里文体大师采用“多重选择性全知的叙事视角”和“巡回转换空间结构”讲述了一段凄美短暂的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凋敝的贵族庄园景象,升华了一种爱的哲学:爱是一门贯穿人一生的艺术,是一种令人难以名状的生命现象,时空可以使爱人分别,却隔不开守护真爱的灵魂。女子并非因为她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她可爱才美丽。
关键词:爱情;布宁;叙事学;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3
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И.А.Бунин,1870―1953)俄罗斯著名散文家、诗人、翻译家,俄罗斯侨民文学重要代表。被高尔基称为“现代俄罗斯最杰出的语言艺术家。1933年,布宁因其“严谨的艺术天才创作,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开辟了俄罗斯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先河。
布宁不仅继承了托尔斯泰、契科夫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具有情节弱化的特点,措辞精雅考究,散发着浓浓的诗意。他的许多小说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多数触及生与死、命运与爱情、自然与美等永恒话题。
从1909年3月起,布宁开始在欧洲、中东、亚洲等地漫游,受佛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开始了人类与宇宙关系的探讨,同时开始了一系列爱情小说的创作。《最后一次幽会》(1912)《阿强的梦》(1916)和本文将要分析的《爱情学》(1915)就写于这一阶段。此时他的世界观与创作重要原则已基本完全定型,风格也日臻完美,让我们通过短篇小说《爱情学》解读布宁的爱情观、欣赏大师的手笔。
一、视角分析
布宁的小说大都采用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但作品中却没有托尔斯泰创作中一贯彰显的说教的话语强调,使叙事真正回到了人物本身的自然角色中,少有创作主体理性思维对叙事的强制性干扰,让人物沿着自己的个性与命运自由自在地畅行。弗里德曼在《小说中的视角》区分了八种不同的叙事类型,我们认为布宁本篇小说属于第五类“多重选择性的全知”。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能通过某一在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叙述者放弃自己的眼光而转用故事中主要人物伊夫列夫的眼光来叙述。与普通的全知视角的差别在于能够直接展示人物的思想、知觉和情感。在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中,读者只能跟故事中的人物一道逐步认识其他人物,可以制造悬念,加深读者印象。如在介绍小赫沃辛斯基时用了这样一段话“然而阴沉沉的台阶都很大,一个年轻人在其中的一个台阶上惊讶地望着来人,他穿一件灰色中学生制服上衣,腰里系着一根宽皮带,头发是黑色的,眼睛很美,相貌十分可亲……”叙述者明明知道站在台阶上的年轻人是赫沃辛斯基的儿子,却有意不告诉读者,跟着进屋才揭晓答案,增加悬念感。
《爱情学》中作者以外视角描写伊夫列夫乘马车在乡间庄园间一天的见闻,构建简单的故事背景,又借主人公心理描写在内视角下抒发感情,展开叙事。外视角与内视角恰当结合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整体性。下面是本文中几处对伊夫列夫的心理描写:
“原来赫沃辛斯基已经死了,伊夫列夫想,一定要去一趟,哪怕只看一看神秘的卢什卡那人去楼空的圣地……”为下文去赫沃辛斯基庄园探寻爱情之谜做铺垫。
“这是把一个人的一生变成某种美的存在的令人费解的爱,而那个人的一生也许应该是极其平淡的,如果没有遇到具有谜一样魅力的卢什卡的话……”看到赫沃辛斯基把自己禁闭了20年的爱的陋室时,伊夫列夫全明白了:是爱的记忆让赫沃辛斯基方梦方醒,是爱的力量让一个人本来灰暗平淡的生命熠熠生辉。
伊夫列夫离开时也不理会赶车小伙子的话,一心想着卢什卡。爱的陋室、爱的书册、爱的箴言和可爱的卢什卡的形象让他顿悟:爱情并非人生的简单插曲,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可以看出,小说中作者不仅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来讲述故事,还不时变换叙事角度,让它在小说中使读者直接参与进来,以讲故事、对话、回忆的方式出现,加深读者对发生事件的印象。这一手法冲破了单一性的叙述视点和叙述类型,语言自然质朴,布宁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对于民族语言的修养使作品内容充实,有极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了小说语境的整体效应。
二、时空布局
“一位姓伊夫列夫的先生,在六月初的一天出行去本县边远地区。”
像许多其他短篇小说一样,小说开头及其简洁,三言两语便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准确而模糊的真实时间让读者感觉故事好像很普通,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意境,给读者提供更多想象的可能。布宁就十分擅长在最普通的时间寻找最不平凡的事。
总体看来,小说表面上描写了伊夫列夫乘马车在伯爵庄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