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力《古代汉语》“偏旁部首举例”校释(中).doc
王力《古代汉语》“偏旁部首举例”校释(中)
摘 要:本篇论文针对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二的“汉字部首举例”(636-676页),王力先生采用了部首分析的方法,举出了汉字的二十一类部首,通过对其古文字字形,同时用许慎的《说文解字》加以验证,所选择的字比较有代表性,来加以分析和阐释,但是这里也不乏有其阐述不清晰、混淆、片面或是不正确的说解,笔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补充,望能清晰阐明,还原字的本真。
关键词:于省吾;以形为主;说文解字;王力;讹变
一、肉部之类
(一)胡,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所以从肉。按:《说文》:“胡,牛?u垂也。从肉、古声。”其本义《说文》已经明确“牛?u垂”(牛下垂下来的部分)。泛指兽?M下垂肉,本为形声字。
(二)骨字本身就是从?郑?guǎ剐),从肉。段玉裁说去肉为?郑ā端滴摹罚骸?郑?剔人肉置其骨也。”),在肉中为骨。按:《说文》:“骨,肉之覆也。从?钟腥狻!奔坠俏暮驮缙诮鹞南蠊羌芟嘀С判危?隶定为“?帧保?其后加意符“肉”为“骨”,战国文字“?帧毙魏岜驶蜃?捅剩?上部或讹为宀形。《说文》释为“从?钟腥狻辈蝗贰?
二、手部之类
(一)抑,本义是用手按低。《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说文》抑在印部,是字的俗体。按:《说文》:“抑,?贪匆病K状邮帧!奔坠俏摹⒔鹞淖中蜗蟠幼Γ?或又)在人上按抑之,当是抑的古文,印、(抑)为左右反文,甲骨文左右倒反无别,故多数学者多主二者为一字,印、为会意,抑为形声字。
(二)承,本义是双手捧着或接受。篆文作,从手,从?m(jié),从廾(gǒng)。《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承饮而进献。”(杜注:“承饮,奉觞。”)按:《说文》:“承,奉也,受也。从手从卩从廾。”甲骨文从廾承卩,象两手捧一人之形,奉之意也。西汉以后廾形下又叠加意符“手”,旧或误合丞、承二意为一,不可从也。张桂光在《古文字的形体讹变》中提到了这个字,承的甲骨文是用双手把陷在井里的人拯救出来的形象,是拯的本字,后来由于形体抄写的讹误,跪着的人腿便讹作山峰了,已经失去了其字的本义,误析字形。本为会意后加“手”形可视为形声。
(三)叔,本义是拾。《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按:《说文》“叔,拾也,从又??声。汝南名收芋为叔”,叔字甲骨文我们未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督”字可以大概看到甲骨文中叔字的原形,在观察金文中的叔字,郭沫若在《金文丛考―释叔》一文中认为:“叔的本义是拾芋。”;在古文字字形中,似乎无法表示“芋”这个字的含义。
也是没有根据的。”;朱芳圃在《殷周金文释丛-叔》中以为:“叔象手从土中拔出木戈之形,故引申为收拾之意。”;裘锡圭在《古文字论集―释?摹芬晕?:“甲骨文‘叔’字或於‘戈’下加‘土’,以戈掘地之意更为明显。季旭?在《说文新?^》中赞成裘老先生的说法,:“金文“叔”从又持戈,小点象土,故本义为以木?恫逋痢!币队裼⒃凇短柑敢粲胧伪省分兄赋觯?
“‘叔’字形本是从戈从又,后来加了几个饰点,后来人们就把几个饰点固定为三个,并隶定为“小”字,最后理解为从又??声的形声字来。”笔者认为季先生的观点较准确。从其字形来看,象以戈插土,因为在早期农业社会,生产工具都特别落后,如果没有牛等牲畜的作用,只能靠人力来耕种,以木?恫逋粒?然后放种子于土中,很适合当时的农业条件。
(四)取,本义是拿,拿来用。《论语?阳货》:“取瑟而歌。”《孟子?告子上》:“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按:《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甲骨文从又取耳,《说文》引《周礼》、《司马法》,表示古代战胜敌人,割取首级谓之“?”其后改取左耳谓之“?”,“取”字所以从又取耳。故为会意字。
(五)受,本义是接过来。“受”字《说文》入(biào)部,甲骨文受作,这是一人的手拿着东西交给另一人的手,中间是舟字,舟不是船,而是盛物器。按:《说文》:“受,相付也。从 ,舟省声。”季旭?N认为“段玉裁以为:‘概许必有所受之’确实不确,但舟形甚大,似不可能以只手授受。疑‘受’字本为登舟授手,人登舟时重心不稳,授手他人,以便搀扶耳,后引申为物之授受。”在陈初生的《金文常用字典》中,记载:“李孝定认为舟乃是??的古文,从,从凡(??),会相付、授受之意。”笔者认为前者较合理些,舟在早期是很普通的交通工具,较合常理,古文字音义互训。故会意兼形声字
(六)放,字本义是逐,最初也可能与鞭打有关。《说文》另立放部。按:《说文》:“放,逐也。
从攴,方声。”根据古文字字形,从攴,与鞭打有关,怀疑应该是用棍棒驱逐之意,该是会意兼形声字,《说文》释为形声似不确。
三、结语
此篇论文是对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二中“汉字部首举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申请表.doc VIP
-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宏观专题】牛市进程:十大观察指标-250901-华创证券.pdf VIP
- IBM-中外运产品创新咨询项目IPD体系沟通材料_v1.0_20200228.pptx VIP
- 课件智慧管廊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4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件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Section B.pptx
-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详解演示文稿.ppt VIP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考核明细及罚款金额.doc
-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血栓相关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