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孤独的诗意省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孤独的诗意省察.doc

生命孤独的诗意省察   在芸芸众生中,诗人最具有敏感的心灵,他们能在各种事物的省察中发现诗意,用一种艺术的方式传达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英国诗人艾略特说:“诗人可能有的兴趣是无限的;智性越强就越好;智性越强他越可能有多方面的兴趣:我们唯一的条件就是把它们转化为诗,而不仅仅是诗意盎然地对它们进行思考。”①诗歌作为一种言志抒情的方式,是语言和灵魂的双重探险,这种探险的难度在于诗人不是单纯地对情感和生活诗意化的表达,更需要诗人敏锐地从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中领悟并发现一些具有哲理性的内涵意味。在此意义上,林一木可以说是一位追求纯粹的诗人,她视诗歌为自己生命的全部,让我们看到了她在诗歌艺术道路上自觉探索的可贵精神。   林一木,1978年出生在宁夏固原一个农民家庭,在那样贫困的地方,却因为母亲喜欢读书,林一木从小就接触到书籍了。在艰苦的成长岁月里,读书是推动她生活的唯一力量。林一木上初中时便开始尝试诗歌创作,虽然那时随意写下句子可能只是花季少女心事的简单记录,显得稚嫩青涩,但她诗歌创作才华已见端倪。林一木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那个时候她是宁夏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属于校园里创作的积极分子。之后的岁月里,林一木的诗歌写作一直在继续。时光荏苒,迄今为止,林一木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诗潮》《星星诗刊》《朔方》《黄河文学》《绿风》《中国诗人》《北京文学》《六盘山》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六百余首,作品入选多个重要的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不止于孤独》《在时光之前》。   某种意义上,林一木是宁夏最优秀的女诗人,她立足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审视人自我的困境,追问生命的本质。在这个充满生存内心危机的时代,诗人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诗人何为?”海德格尔曾经如此拷问过诗人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陷于贫困的危机境地之际,唯有真正的诗人在思考着生存的本质和意义。与宁夏很多执着于故土家园抒写、构建诗歌地理的诗人相比,林一木的诗歌超越了乡土,以自己的艺术探索突破了西部诗歌的地域限制,呈现出更高远的诗歌意趣。她在揣摩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同时,自觉地汲取着西方诗学和哲学的营养,为构建新的诗歌理想而读书思考,在杨梓、单永珍之后,在宁夏诗坛显示出了最为决绝的姿态。因此,其诗歌呈现出不少西方现代派的风貌,却从根本上探求中国传统诗歌的内在肌理。所以她的诗歌既有复杂的暗示性表达,又不失单纯朴素的质感。   林一木的诗歌创作建立在自己人生体验的基础之上,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温和平淡中带着深深的忧伤。对生活瞬间的感悟中包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在感悟和思考之间将诗歌意象打磨得细致而显豁。诗人通过对自然的静默省察理解生命,寄托她灵动的孤独想象。“在叶子都走光的夜晚,才能知道/一棵树的树杈有多么紧密/它们向上靠近,孤单而独立/和树一样消瘦的爱人,繁华落尽,年华逝去”(《月光光》),在秋叶凋零的夜晚,干枯的树杈没有了叶子的陪伴,虽然孤单,但是只能自己坚强的挺立着,感叹时光的流逝。林一木有着女性所独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悟力,花开花落,秋叶冬雪,世间万物在她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并且与她的生活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星星孤寂的闪耀/我增加了一件御寒的棉衣/按紧胸口,把风挡在外面/把疼痛堵在里面”(《无关乎疼》),冷风萧瑟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寂静的路上,只有自己的影子作陪,连漫天的繁星也变得孤寂,诗人思绪万千,心中的苦痛无人理解,无处诉说,只能自己承受。   但是,这种孤独并不是诗人愿意承受的,对现实的失望让她与现实存在之间多了内心的距离感,她无法融入其中也无法逃离,只能将孤独寄托于想象之中。在想象中渴望找到可以相互依靠相互理解的灵魂伴侣,“当众生被黑暗带走/当黑夜覆盖万物/我独醒在黑暗的光明里/沿着你去时的小路/用我的目光搜寻/如果缘分能在你的梦中/留一道门 我的爱人/就请踩着我的目光回家”(《回家》)。诗人在寻找那个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可以携手遨游理想的精神乐园,逃脱现实的困境。可是,那只是想象中的美好,诗人始终是孤独的,她不愿孤独,却又被困在孤独之中,“钢筋水泥四面兀立/一壁雕花矮墙/将时间锁在这里/我想你不喜欢孤独/是否如我,向往森林”,诗人被困世俗之中无法逃脱,她向往的是“天井之外,桃花灿烂”,是生命之花的全新绽放,然而“我嗅到了灰尘发霉的气味/最后一只红蜻蜓/自湖边而来”(《天井里一颗蒙尘的树》),诗人终究走不出困境,只能以诗歌的方式自我救赎。生命本身是一种满含痛苦的存在,林一木的孤独是对痛苦的超越,是对生命的承担。   林一木把诗歌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她带着强烈的写作意识和超常的感受力,急切地想要把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付诸笔端,在她的笔下,生活中平常的悲欢离合被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处于乡土与现代之间的林一木是孤独的,既是作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