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灵雕塑岁月.doc
用心灵雕塑岁月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谁也无法改变,但我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陈新元
在青藏高原这片凝重、庄严的土地上,高原人以坚韧、强烈的生命意识,创造了文明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沉默、专注和勇于拼搏。雕塑艺术家陈新元就是这样的人,在他身上体现出了高原人博大而又力争摆脱禁锢的气质。
他曾在茫茫草原和昆仑山下走过,在长江与黄河之间那深旷的背景中留驻,在佛教寺院面对雕刻的佛陀沉思,也曾在牧区里体验生活,认真地寻找创作的素材。
欣赏陈新元的雕塑作品,你会感觉到一种特有的神奇,就像生物一样富有生命;欣赏到的不仅仅是线条美,而是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扑面而来的“青海风”。他的作品似乎将世间苍茫和万物灵性都融入了其中。
结缘雕塑 执着追求
陈新元,1953年出生在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自幼受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艺术的感染与熏陶,启蒙他以后走上雕塑艺术之路。他从小就有绘画的天赋,从小学到初中,他的画作经常在比赛中获奖,到初中时就已经在西宁市小有名气了。
他14岁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做锻工时,由于受锻造工件的启发,使他逐渐对立体造型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发展到对雕塑艺术的酷爱,于是便开始了他艰苦而执着的追求。这期间,他有缘结识了从事雕塑工作的李宇翔老师,成为他真正的雕塑艺术指导老师,是这位德才兼备的雕塑艺术家,改变了陈新元的一生!用陈新元的话说:“我从此就跟定了他!”那一段时间里,他与这位老师几乎是形影不离,同吃同住,情同父子。从此,他将所有的业余时间、所有“多余”的钱都用在学习雕塑上。由于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的雕塑作品相继参加了省上举办的多次美展,成为青海美术界颇有名气的人物。与张夫也、钱正坤一起被誉为“青海三杰”。
作为“文革”后第一个涌现出来的雕塑新秀,他的作品形成了深沉、凝重、质朴的艺术风格。似有罗丹《思想者》的力量聚合,有凯绥?珂勒惠支《亲的一团》《父亲》的凄楚悲苦的爱,又有麦尼尔《矿工》《瓦斯》的活灵活现与亲切。
1977年,陈新元在汽车六厂当司机时,被省有关部门借调派往北京,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修改方案的设计工作。怀着对雕塑艺术执着的追求,陈新元被调到青海省工艺美术厂工作,并担任雕塑车间主任。1978年他的雕塑作品《爱因斯坦》获首届全国科普美术展览优秀奖,被国家科委收藏。1979年陶瓷雕塑作品《观音》被国家陶瓷博物馆收藏。1980年雕塑作品《江河的孕育者》获全国青年美术展览优秀奖。
1983年,陈新元到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深造,师承我国著名雕塑家傅天仇、钱绍武、曹春生等教授。在校期间,他除了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参加了1984年城雕设计《凤凰碑》,获首届全国城雕设计展览优秀奖。
学成归来,本想大干一场的陈新元,却面临着单位变更,所学无用武之地的境况。原来,是他所在的新产品设计室改成了纺织研究所。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难道苦苦追求的事业就这样结束了吗?夜空茫茫,群星幽幽。从小就立志干一番事业,又因家境困难而过早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陈新元,这时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扑朔迷离,他梦想自己鬼斧神工制作雕塑精品,期望自己能设计出万般灿烂千般辉煌的佳作。面对逆境,他不气馁,决心在沉重中走出自己的路,一定要在雕塑艺术上寻找更高的境界,他要携手昨天和前天去迎接充满期待的明天……
1984年至1988年期间,陈新元在创作上更加勤奋,他的许多表现藏民族生活的雕塑作品在全国展览上获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一件藏式佛像被外商看中,并要以每尊250美元的价格订购200件,但因单位变更和资金所限,订购交易没有成功,这对陈新元来说不能不深感惋惜。
价值就在于发现,此时的陈新元开始意识到青海民间工艺美术和藏传佛教艺术的真正价值。
1989年,他调到九三学社青海省委,负责筹建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用仅有的2万元资金,开始了他的宏图计划。他一方面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另一方面组织人力研制开发工艺产品,不断改进设计。由于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所工作的正常进行。2万元的开办费,除去房租、水电费及必要的办公用品开销外,所剩无几。身为所长的陈新元知道没有资金结果将是什么,为了积累资金,他四处奔波,招揽大型雕塑和装饰工程。
1992年至1993年,他设计制作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大型纪念雕塑获“西北第一碑”荣誉称号;同期设计制作的极富民族、地域特色的《佛手》《风马》大型雕塑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物顶礼膜拜,并被到青海湖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称为“惊人的杰作”,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旅游刊物还专门撰文予以介绍。1993年底,陈新元远赴蒙古国考察时,因其藏传佛教铸铜造像技艺之精湛和对造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