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创设与合理运用教学情境研究》结题报告-华中师大一附中.docVIP

《恰当创设与合理运用教学情境研究》结题报告-华中师大一附中.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恰当创设与合理运用教学情境研究》结题报告-华中师大一附中

【校本课题】 恰当创设与合理运用教学情境研究(结题)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党宇飞 课题组主要成员:柯志清,孟昭奎,张 丹,黄诗登,王雪冰, 李继林,陈春媚,陈国良,刘 妍,蔡 卉 指导专家:涂艳国教授(华中师大教科院院长、博导) 《恰当创设与合理运用教学情境研究》于2011年11月被学校批准立项,2012年2月15日在学校西科技楼四楼数学教研组活动室进行了研讨开题,之后课题组按照课题方案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 1 课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创设教学情境(情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重要措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都强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学科素材,为学生创设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发现和创新的情境,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武汉市教科院王池富院长2011年在我校作报告时指出:“今后课堂教学好坏最重要的环节是创设了怎样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又是一把双刃箭,因为它在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促进知识迁移的同时,又在“占用”时间,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就会使一堂课看起来热闹,实际上效率低下。有些公开课情境丰富,表演精彩,但学生课后解决问题不知所措。因此,如何恰当创设并运用好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特级教师李吉林,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情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最重要措施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热和内能函数的表示法 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情境关键是注意实效性。不要含糊不清,实效性 引入情境 成功的引入情景,如同徐徐拉开的大幕,让学生在期盼中看到舞台上精美的节目,如同扣人心弦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激发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兴趣。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好表现、求知欲旺盛等心理特点, 故引入情景在简明、新颖、贴切、启发的原则下, 最好能体现“新、惊、险、奇、趣”,可依据教学内容及学情灵活设计出:直觉式、问题式、猜想式、悬念式和新闻(或历史)背景、生活实际、趣味故事、演示(操作)实验、作品模型等形式多样的引入情景(有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示), 一下子把学生的“心”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 连绵群山的感觉——函数单调性的引入:师:你到过山区吗?遥望连绵的群山,对山峦轮廓你有什么感觉?生:波浪起伏;青龙起舞……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波浪起伏的群山轮廓,问:怎样用数学的方式表述这波浪起伏?在山峦轮廓波浪线上添上直角坐标系,引出函数单调性。 创设引入情境的方式、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好的引入情境,或设计悬念,扣人心弦;或架桥铺路,启思导法;或巧寓哲理,发人深思;或结合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参与学习和探究过程的积极性。 5.2.2 问题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有条件,有可能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思索、探究和解决。 只要教师平时注重积累,善于思考设计,教学中就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如实际背景、问题素材、动手实践等等。 (1)直观问题情境 直截了当的问题情境能够直指主题,有明了、高效的起发、激励作用。 例如: “函数的周期性”的教学,给出直观的背景问题材料:① 什么叫周而复始?② 月亮圆缺的周期是多少?③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提出思考问题:上述四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的性质?这种性质反映在函数中,如何去表述? (2)类比问题情境 类比,是将研究对象A同与它有某种相似或关联的已知对象B进行比较,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或类似性质,导致发现新结论、新规律的思维活动。认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大都需要从已知的、熟悉的东西出发。因此,教学中创设类比问题情境往往是十分必要的。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