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3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doc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3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市科技创服新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大纲)XX市科技创服新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大纲)XX市科技创服新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大纲)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3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 教学 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解释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诗句,从而体会意境,产生和诗人相同的感觉。 2.能够形象地理解诗句,背诵古诗。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详解 ? 望 洞 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秋夜,   ①秋夜,洞庭湖湖水清澈透明,与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水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赏析:前两句是本诗前半部分,总写月夜洞庭宁静优美的特征。第一句用白描,第二句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洞庭那种缥缈、空灵、恬静、和谐的境界。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在皓月银辉下,   ②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赏析:三、四句是诗的后半部分。这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秋高气爽,   ③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着“我”顺流而下。 赏析:第一、二句是诗歌的前半部分。一个“秋”字点明了诗人远游的时间在秋天。   ④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赏析:第三、四句是诗歌的后半部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恋。“思君不见”明写明月隐入山后,暗写思念友人而不得见。 1.学会《望洞庭》中的生字、新词。 2.能解释《望洞庭》一诗中的诗句,并能叙述所描绘的景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乐朗诵磁带。 一 导入新课,解题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古时候就有许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诗,第一首是《望洞庭》。你们知道洞庭湖吗? 板书课文题目。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着重介绍洞庭湖的美景。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昔日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名胜很多。 3.幻灯片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解题。 望:向远处看。 5.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他的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二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及用法。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读生字卡片。正音:洞dòng 螺luó 磨mó (2)多音字组词。 磨 QUOTE (3)指名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 精读诗文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主要针对学生理解有偏差的词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潭面:指洞庭湖。 未:没有。 镜:铜镜,本课比喻洞庭湖面。 句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湖光与月光交相辉映。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水。 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银色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就像是银盘中一个小小的青螺。 (1)引导学生划分诗歌的节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听配乐朗诵磁带,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感受洞庭湖的美景。 2.深入理解诗歌含义,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 (3)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出示洞庭湖的挂图,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描述。 示例: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刘禹锡行经洞庭湖,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湖面上,湖光与月光交相辉映,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平静得仿佛一面未经磨过的铜镜,诗人不禁感叹:好一幅“秋月照镜图”哇!更妙的是,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远远望去,像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这真是人间美景啊!(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齐声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1.拿到一首诗,首先注意三点:一是题目;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对于题目,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找题眼,从题眼入手学诗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