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12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12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陈贵镇农党村员及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12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扫”。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产生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产生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文章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12《大自然的启示》词句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词语解析: 宽敞:宽阔;宽大。 生态平衡: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逞凶:做凶暴的事情;行凶。 机翼:飞机或滑翔机等飞行器两侧伸出的像鸟翼的部分,有支撑机身、产生升力等作用。 句子解析: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解析: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大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解析:介绍了自然界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枯枝败叶——小动物——矮树丛——昆虫——鸟类——兽类”构成了森林中的生物链,正是这样的关系才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3、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 解析:“这一点”是指蜻蜓能防止翅膀颤动的问题。这句话是说科学家过去没有认识到从生物身上获得宝贵的启示,所以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想起,后悔莫及。从侧面说明了大自然中的启示对于人类意义重大。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