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土壤的形成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1土壤的形成课件.ppt

2)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尽可能采用国际上已经成熟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土壤分类各级单元的划分按谱系式分类的方法,与ST、FAO等图例单元对应 采用连续命名(比较了拼缀命名,代号命名法) 3)充分注意我国特色 人为土壤:古老农业国,土壤类型多,占世界1/4水稻土最具特色 200多万km2季风亚热带土壤,强淋溶和弱风化特点 西北内陆干旱土特别丰富,是世界干旱土分类研究的天然标本库 青藏高原的类似极地又不同于极地的土壤 第三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概况 一、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1、气候: 明显的季风特点,水热同季 1)温度带: 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北纬20o~50o 2)按水分、干燥度划分 干燥度K=0.16× (大于10℃积温)/积温期间降水量 =蒸发量/降水量 干燥度(k) 占国土面积(%) 湿润区 1 32.2 半湿润区 1~1.5 14.5 半干旱区 1.5~2.0 21.7 干旱区 2.0 30.8 2、地形: 多山。山地、高丘占65% 海拔500 m占 74.8%,3000 m 占 25.9% 西高东低,三个阶梯? 青藏高原,4000m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2000~1000m 以东,多为500m以下低山丘陵与平原 3、植被 森林:热带雨林→亚热带阔落混交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草甸草原:东北平原、青藏高原草甸;东北、内蒙、西北草原 沼泽 4、成土母质 氧化系列: 碎屑状、含盐、碳酸盐、硅铝、富铝 还原系列 二、我国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1、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分布因生物气候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1)纬度地带性(东部湿润区的海洋型) 热 带 砖红壤 →南亚热带 →赤 红 壤 → 亚热带 →红壤、黄壤 →北亚热带 →黄 棕 壤 →暖温带 →棕 壤 →温 带 →暗棕壤 →寒温带 →棕色针叶林土壤 2)经度地带性 湿润 黑土 →半湿润 →黑钙土 →半干旱 →栗钙土 → 干旱 →棕钙土 → 荒漠 →灰漠土、棕漠土 我国土壤地带性分布 2、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分布呈规律性的变化 基带土壤: 热、亚热带:红壤→山地黄壤→山地灌丛草甸土 北亚热带: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 暖温带: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 坡向差异: 秦岭南坡:黄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Go 北坡:塿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 下垂带谱 西南地区、高山峡谷的谷坡面上 3、区域分布(地域性) 中小地形上土壤呈现的分布规律 由母质、水文地质、人为因素引起 中域 枝形(沟谷、水系) 扇形(洪积、冲积) 盆形组合(湖泊四周) 微域 水稻土;潮土;石灰土 土壤是具有特定的发生发展 历史的自然体 中国地形 秦岭南北坡土壤坡向差异 *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重点: 1、掌握土壤形成因素和基本过程。 2、掌握土壤的分类原则。 3、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的分布。 4、几种典型土壤的主要性质。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 一、成土因素 19世纪末,俄罗斯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了五大成土因素。 气候、生物、地形、母质、时间 S = f(cl, o, r, p, t ……) 1、气候 (Climate)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影响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其产物的迁移过程 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速率 寒冷地区,风化弱,土壤发育差 热带亚热带,温度高,雨量大,盐基淋洗,呈酸性 干旱区,表层盐分含量高 2、生物(Organism) 植物的选择性吸收 植物富积养分 生物固N 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分解有机 质形成腐殖质 3、母质 (Parent Materials) 土壤的物质基础 生物气候相近时,对土壤性状起决定作用 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影响土壤物质组成; 4、地形 (Relief) 水、热条件以及母质和土壤矿物颗粒的重新分配 如:垂直地带性、山脉走向、海拔高度 5、时间(Time) 土壤形成发育随时间推移而深化 ? 其它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综合因素越深刻 土壤年龄 土壤发育时间的长短,即土壤年龄 绝对年龄:新母质→现今 相对年龄:土壤剖面发育程度,无具体年份 6、人为因素 正反两方面,影响剧烈 农业:种植结构、水利工程、耕作、施肥 工业:三废、化肥、农药、乱砍林木 二、成土过程 1、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地质大循环 岩石→风化物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