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学习情境二、局域网搭建任务二局域网协议计划课时2授课.doc
教 案
学习情境 二 、局域网搭建 任务二 局域网协议 计划课时 2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及地点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社会能力目标 局域网的体系机构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局域网的体系机构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内容 局域网的体系机构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教学重点及
难点 重点
局域网的体系机构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难点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 案例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项目
导入 1、工作场景引入
某实验室有20台个人计算机,1台文件服务器,1台共享打印机,在文件服务器上安装了常用软件并且有这些软件的备份。如果要求个人计算机能够使用这些软件,并且能够利用打印机,这些设备应该如何连接?
本项目带领大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分析问题
局域网的体系机构
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角色模拟 需求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测试-项目验收-项目交接
分解任务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协议
1.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相比,只具有相当于OSI的最低两层。因为局域网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所以局域网没有网络层。但是物理连接以及位流在介质上的传输都是必须的,所以具有相当于OSI模型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由于局域网的种类繁多,其介质接入、传输控制的方法各有不同,为了使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不致过于复杂,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了分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如图4-4所示。
图 4-4 局域网体系结构模型与OSI参考模型
(1)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规定了信号的编码形式,多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规定了传输信号的介质,主要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物理层还规定局域网以总线、星型和环形为主的拓扑结构;数据传输速率分为1Mbps,4 Mbps,10 Mbps,100 Mbps等。简单讲物理层的功能在于实现位流的传输与接收、同步前序的产生与删除等。
(2)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的主要功能是:
①数据帧的操作,包括发送时将上层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以及接收后将帧拆解传到上层;
②实现和维护MAC协议;
③数据流的差错检测;
④寻址。
(3)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的主要功能是:
①逻辑链路的操作,包括数据链路层逻辑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②提供与高层的接口;
③差错控制;
④数据帧的排序 。
2.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IEEE 802委员会于1980年开始研究局域网标准,1985年公布的IEEE 802标准被ISO作为局域网的国际标准,后又扩充了多项标准文本。
IEEE 802标准系列包含以下部分:
IEEE 802.1A 概述和系统结构、IEEE802.1B 寻址、网络管理和网际互联。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
IEEE 802.3 CSMA/CD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IEEE 802.5 令牌环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IEEE 802.6 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7 宽带技术。
IEEE 802.8 光纤技术(FDDI在802.3,802.4,802.5中的使用)。
IEEE 802.9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
IEEE 802.10 局域网安全技术。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2 新型高速局域网(100Mbps)。
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IEEE 802.3的总线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IEEE802.3定义了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方法。CSMA/CD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将CSMA/CD形象地概况为用先听后发/边听边发的方法来共享传输介质。CSMA/CD方法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4-5所示):
①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
②如介质忙,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
③若在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发生,则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通知总线上各站冲突已发生。这样可避免因白白传送已损坏的帧而浪费信道容量。如果在最大往返传播延迟时间内没有冲突,则停止冲突检测。
④冲突发生后,发送一串阻塞信号,按照二进制退避算法确定一随机时间,等待时间后,再重新尝试发送。
图4-5 CSMA/CD 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6描述了CSMA/CD的工作流程图。
图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表.docx VIP
- 基于STM32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的应用与研究.pdf VIP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与苏联模式(下)——《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之七PPT课件.pptx VIP
- 2024春实验班提优大考卷5年级下数学(苏教)-答案.pdf
- (正式版)DB15∕T 1428-2024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站运行维护规程》.pdf VIP
- DB37_T 398-2004 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VIP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pdf VIP
-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比较.docx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金光集团生产安全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