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教案头.doc

27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要求 ①能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的内容 ②能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的内容含义 ③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能 ④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的本质 理解和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的内容 ①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②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③ 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使人文素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接班人。 能力训练及任务案例 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与人民,服务于人民。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依靠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作为主要的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最基本的动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是由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一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二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其特点决定的。 三是由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以及工人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决定的。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胜利,首先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的支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基础力量,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离不开工人阶级。一方面,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同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工人阶级,这是确定无疑的。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诚然,这些变化并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相反更有利于工人阶级先进性和模范作用的发挥,但又确实向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数量大大增加,由解放初的80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5亿人,约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的构成呈现出新特点,出现了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职工。全民所有制职工比例有所下降,集体所有制职工比重略有增加,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从业人员人数飞速增长,其从业人员已超过1亿人。;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工人阶级在产业结构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职工人数增长幅度不断提高,第一、二产业职工人数增长幅度相对下降;本报北京12月16日讯 记者刘泉报道:中国政府16日发布了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第三号公报,历数了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已达15257.3万人。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就业人数为1734.9万人;房地产业就业人数为405.4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为4677.8万人;住宿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