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古诗选.doc
第五課 古詩選
壹、教學重點
1.認識「古詩」及其與樂府詩之間的關係,比較「古詩」與近體、樂府之間的差異性。
2.認識古詩十九首的性質與特色,及其在古詩發展史上的地位。
3.認識詠史詩
貳、詩體綜說
一、詩之流變
絕句
詩經 樂府詩 近體詩:律詩
古體詩 排律
二、古體詩
名稱 又稱古詩、古風,相對於近體詩而言 字數 五言、七言為多 格律 不分平仄,不求對仗,不限句數、篇幅,用韻隨口語,可以換韻 發展 產生於( 兩漢 ):由樂府詩演變而來。五言古詩成立於( 班固 )( 詠史詩 ) 成熟於( 魏、晉 ):七言古詩成立於( 曹丕 )( 燕歌行 )。曹植五言古詩,人稱( 建安之傑 ) 衰頹於( 南北朝 ):南朝多宮體詩,綺靡格低;北朝多樸質雄渾之作,自庾信北使後,詩風趨淫靡 復古於( 唐、宋 ):陳子昂直承漢魏,邊塞派豪壯、田園派悠閒。宋代歐陽脩、蘇軾、黃庭堅、陸游多佳作 其他 四句一首的古體詩,例如: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古詩在格律上有幾個特點:
1.不限句數多少及篇幅長短。
2.不分平仄。
3.用韻較寬,可依口語,求其韻諧即可。可換韻。
4.不必對仗。
「古詩」一稱,本為後代人對古體詩之通稱,但也因唐代近體詩興起後,為別於絕句、律詩,乃成對照之名稱。然而若言「唐以前之詩稱古體詩,唐以後之詩稱近體詩」則不正確,因唐以前之詩尚有樂府詩,不完全為古體詩;唐以後亦有古體詩之創作,不完全為近體詩。而古詩十九首中所謂「古詩」,乃六朝人專指兩漢無名氏所創作的五言詩,與後代人為別於絕句、律詩所稱之「古詩」有別。
三、樂府詩VS古體詩
樂 府 詩 古 體 詩 名稱 本官署之名稱,始於( 漢武帝 )之設立 古詩之名始於( 唐 ),以別於近體詩而言 作者 包括民間採集和士人仿作 除年代久遠外,大多為有名文人之作 音樂 可被管絃 不配樂,徒誦不歌 句法 句式自由,多長短句 句式多較嚴整,多五、七言 影響 五言古詩自樂府發展而來
七言絕句源自南北朝樂府小詩 五言絕句自五言古詩而來
時代 起於西漢,盛於魏、晉、南北朝 五言成立於東漢.班固( 詠史詩 )
七言成立於魏.曹丕( 燕歌行 ) 格律 可換韻,句數不定 風格 主記功敘事,貴遒勁,多熱情之詞 主言情,尚溫雅,多含蓄之言 流變 後為詞取代 後演變為近體詩 發展 兩漢產生,南北朝最發達,沒落於隋朝,變調於中唐 兩漢產生,魏、晉最成熟,沒落於南北朝,復古於唐、宋 其他 ( 樂府詩 )與( 古體詩 )同為漢代詩歌文學雙葩 四、樂府詩、古體詩、近體詩比較
樂 府 詩 古 體 詩 近 體 詩 作 者 民間 士大夫 士大夫 音 樂 可歌 徒誦不歌 徒誦不歌 句 法 多長短句 多五言、七言 五言、七言 句 數 不限 不限 絕句:四句 律詩:八句 平 仄 不分 不分 嚴格 對 仗 不必 不必 絕句:不勉強 律詩:頷聯、頸聯 用 韻 可換韻 可換韻 一韻到底 風 格 遒勁 溫雅 五絕起於漢魏五古;
七絕起於南北朝樂府 內 容 以敘事為主 以言情居多 流 變 為詞取代 演變成近體 五律完成於沈佺期、宋之問;
七律完成於杜審言 五、古詩十九首
代表東漢後期五言古詩成熟階段之最高藝術成就者,當推古詩十九首。昭明文選最早選錄了這十九首無詩題、無主名的詩歌,而總提為古詩。
(一)作者--非一人之辭、一時之作
若就詩中所表達的落拓、失意與不平的牢騷,及時代的苦悶與哀愁來看,應為失意的無名文士,仿樂府或國風之體所作的一組控訴時代的悲歌。雖不可確知作者,然「清音獨遠」,不損其典範的地位。
(二)時代--東漢末年
1.就思想內容觀之
古詩十九首充滿了人生無常的悲感,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悲觀論調(諸如「「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這些觀感的產生背景,必然是出於一政治紊亂、民生哀痛的亂世。東漢末年,正是處於內有宦官、外戚爭權,外有黃巾、黑山之賊為亂的年代;連年的饑荒與瘟疫,造成人民家破人亡,生離死別的悲怨,古詩十九首正是在這片滿布血淚的土壤下,綻放出來的時代之花。
2.就五言詩發展情況來看
技巧成熟且形式完整的五言詩,直到東漢晚期才告完成。
(三)思想內容--鄉愁離亂之情、及時行樂之思
清沈德潛《說詩晬(ㄗㄨㄟˋ)語》卷上曰:「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其中「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是由於亂世所形成的人間分離之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