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孝敬至亲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味孝敬至亲人.doc

美味孝敬至亲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满桌的美味佳肴,孩子们欢蹦乱跳,亲朋们欢声笑语。但常常看到有些儿童在大家未就座时就用脏兮兮的小手抓拿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抢先大快朵颐,父母长辈也不管教,认为小孩子不懂事无需责怪;也常常看到聚餐时老人把菜肴夹给儿孙们吃,以示对晚辈的疼爱;有一次我还看到老母亲为儿子儿媳多次夹菜,而没有看到他们为老人夹一次菜,他们似乎认为这是母爱的具体体现,理所当然……其实进餐时晚辈对老人的行为态度也可尽显出你是否懂得中国传统的“孝道”。   母子情深,中国古代饮食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母子亲情,从下面这些赤子孝母的故事可以体会到传统孝道的内涵之所在。   人类作为富于情感的高级动物,最早懂得的情感应当就是母子亲情。这给予自己生命并精心哺养的养育之恩,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忘了尽心报答。在饥餐渴饮之时,孝子都会自然地想起母亲,春秋晋国人灵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故事见于《左传?宣公二年》:宣子在首山行猎,累了在翳桑休息,他看到一个叫灵辄的兵士好像饿得不行,就问他是不是病了。灵辄回答说有三日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吩咐给他东西吃,但灵辄只吃了一半就不吃了。宣子问他为何不吃饱,灵辄说:“我出来当兵三年了,不知母亲是否还活着,现在离我家很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些食物给母亲送去。”宣子听了很感动,让灵辄把那些食物全都吃完,另为他准备了丰盛的筵食,叫灵辄给他母亲送去。   想起久别的老母,灵辄食不甘味、不饱腹,这情景很是感人。即便并无久别的思念,人子也会时刻将母亲挂在心怀。《左传?隐公元年》就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颖考叔一次有礼物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宴席吃,可他把饭吃完,而美味的鱼肉却一动未动。庄公问他这是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小人有母,过去尝的都只是小人为她准备的饭食,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允许我把这些鱼肉送去给老母亲尝尝。”国君赐食,想起老母不曾有过这口福,自己也不忍下咽。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九记宋代画家陈宗训事母尽孝,与颖考叔可相提并论。陈宗训每当与亲友聚会,遇到宴席上有时新品味,只要是母亲未尝吃过的,必定假托自己有什么疾患需要忌口,连筷子都不动一下,到第二天他一定会到集市买来给母亲吃。有时得到远方难得的食物,可以带回家的他一定要为老母亲带回家。   颖考叔在国君面前讨赐奉母,后世还有在御筵上窃食孝母的故事。如《陈书?徐孝克列传》所说,南朝徐孝克任国子祭酒时,每逢侍宴皇帝,他均是一点东西都不吃。可是到席散时,他面前的膳羞却减少了,陈宣帝悄悄记下,问中书舍人管斌原由何在。管斌于是细心观察,看见徐孝克将面前的珍果都装到了绅带中。管斌当时不知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他是拿去孝敬他的母亲去了。管斌将实情报告给皇帝,宣帝好生感叹,吩咐从今以后再有宴享,徐孝克面前的肴馔让他全拿回家去,好让他母亲多高兴一点。   徐孝克大孝大胆,所以偷到了御筵上。陈宣帝不仅没有责怪,反倒给予他最大的方便,成全了他的一片孝心。到了唐代,窃食御筵已成风气,谁也不将这行为当贼看待,皇上也乐得做个人情,不仅下了可以怀归余食的御旨,而且还让太官专门备有两份食物,让百官带回家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明代陆深的《金台纪闻》,述及此事时说:御筵上吃不完的食物可以拿回家,这是唐宣宗时开始的风气。当时百官宴会结束,起身拜谢皇帝时从身上掉下许多果物。皇帝很奇怪,问是怎么回事,大家都说是本来要带回去给父母及小儿吃的。于是皇上下令说:今后大宴,文武官给食物两份与父母,另外再给果子与孩子,没吃完的东西可以都带回家。到明代这办法还在实行,而且还有官员因为没将剩下的食物全都拿回家而获罪。   按陆深的说法,明代御筵上的食物,吃不了必须兜着走,不然要治罪,也许就是“不孝”之罪吧。   现今的中青年人经常有聚餐的机会,而退休在家的父母这样的机会却很少,还常常为了节省只做些简单的饭菜。只有节假日儿女晚辈回家才舍得做些美味佳肴,餐桌上还不断夹给儿女晚辈吃。其实大多数儿女晚辈还是很有孝心的,逢年过节都会用各种方法来表示自己的孝心,本文只是从“饮食”上谈了些我们的前辈是怎样做的。笔者并非是让我们去效仿,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