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4Ti5O12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4Ti5O12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pdf

8 中国·长沙 2005年5月 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 Li椰5012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彭庆文,唐致远4,阮艳莉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1.引言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嵌锂碳材料。不同类型的碳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不 同的原材料和处理方法对碳电极性能的影响很大。碳电极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 充电时,碳电极表面易析出金属锂,会形成枝晶而引起短路;温度过高时易引起热失控等。因此, 寻找能在比碳负极电位稍正的电位下嵌入锂,廉价易得、安全可靠和高比容量的新的负极材料一直 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锂钛复合氧化物Li4Ti50。z具有尖晶石型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时,锂离子 的插入合脱嵌对材料的结构几乎没有影响,被称为“零应变’电极材料。u4Ti50。2具有优良的循环性 能和安全性能,其纳米晶“4Ti5012还具有非常优良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快速充电能力,Lj4Ti5012 是较为理想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积极研究。 Li4m5012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2.固相反应法 Tsutomu 在0—2之间变化,当Li/Ii原予比为4/5时得到纯净的尖晶石型结构Ij勺Li4Tis012。 氧气氛围下煅烧得到纯净的尖晶石型相L村n5012。 液,于70。C下干燥后,将粉末在空气氛围中于800。C煅烧36hSfJj!|导Li4TisOl2。 混合均匀,在玛瑙研钵内研细,移人坩埚,放人高温炉内,在空气氛中加热至1000*C,保持26h后, 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研细,制得尖晶石型结构的Li棚5012。 在固相反应中,可以使用高能球磨ftmaM)的方法来得到Ti02,和Li2C03的非晶相,然后加热 烧结得到相应的相。使用这种机械化学法能够缩短反应时间和降低烧结温度,例如K.Zaghib在研究 中发现,经过球磨处理后的粉料在450℃时就出现相转变,同时烧结后的产物的粒度较小,分布也 比较均匀。这也能减少在高温下由于挥发而导致Li的损失,其详细的内容还有待研究。 3.溶胶.凝胶法 大的黄色溶液,1h后得到白色凝胶,然后在60。c下、空气中干燥ld。经过焙烧后的样品就可以进行 ’通讯联系人。E--maih zytang@tj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长沙 2005年5月 中国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会 9 其前驱体来自金属一有机物和金属环氧化合物Ti(On)4的水解和高分子的聚合反应,从而得到 高分子的凝胶。 刘东强等在钛酸丁酯的乙醇溶液中(钛酸丁酯与乙醇体积比为1:5),搅拌下缓慢加入一定量醋 酸锂、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得到黄色透明溶胶,溶胶中Li、Ti物质的量之比为4:5。继 续搅拌4h后,溶胶逐渐变成淡黄色凝胶,在红外灯下烘干4h,得到淡黄色前驱体干凝胶。经研磨 后,前躯体通过程序控温仪,在马弗炉中,于8000(2下,空气中焙烧20h,得到单一相的Lj棚5012, 结晶性能好,立方晶体形貌规整。 杨建文等用价格比较低廉的无机物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工序比较简单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 纳米晶Li4n50,2粉末,并对溶胶一凝胶法合成的前驱体的组成特征、热反应机理以及产物的生成机理 进行了探讨。其制备过程如图1。 I钛无机盐+c拽q.H20+NH3·H20 [二] 卜800c溶胶化 [堕日 卜,500c干燥 ……… .p—一800℃焙烧 ◆ L讯.i5012粉末 l I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