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春沪教版语文六下《北京的胡同》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胡同生活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理解衬托的写法,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怀旧与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句,了解胡同生活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衬托的写法,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对胡同文化的怀旧与眷恋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去北京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逛一逛北京的什么地方?
故宫、长城固然是北京这座帝王之城的象征,非去不可,但是如果你去北京,
有一个地方也值得一游,那就是北京的胡同。如果说故宫、长城见证着历代帝王的功过得失,那么胡同所代表的是天子脚下的百姓生活。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去逛一逛北京的胡同。
2、看北京的胡同。
大家看过了胡同的图片,这些图片上的胡同给你什么印象?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冯雪梅笔下的北京胡同的味道。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胡同的魅力。
师生朗读。
2、提出问题:
听完朗读,同学们能用一两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宁静、温煦、美好、眷恋……)
三、研读课文。
1、北京的胡同呈现出了别样的情景,作者用哪些词语或者语句来描写胡同,并表现了胡同的哪些特点呢?在文中圈划出来,写好旁批。
学生阅读、圈划、点评。
学生交流。
历史:灰砖灰瓦的四合院和墙上的衰草又写着沧桑。
——古旧的胡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
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个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历史悠久,充满沧桑)
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两边的四合院,都敞着门,静静地晒太阳。
——宁静的气氛、温煦的生活、舒缓的节奏
景物:(白天)秋阳,蓝天,杨树、槐树、柳树,不慌不忙摆动枝条。
——舒缓的节奏、宁静的气氛
(黄昏)夕阳从树梢头,从屋顶的草丛上洒下的光辉,给胡同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意境优美)
——安谧、宁静的气氛
民情:(白天)有推车的老人,穿着布底鞋,细细地从胡同里踩过。小推车里是些针头线脑、铅笔橡皮。孩子们在胡同里跑过,打破胡同的宁静。(热闹,更衬出了胡同的宁静)
(黄昏)夕阳时分,涌进胡同的车铃声,让静寂的胡同变得热闹。
夜晚,树下多了聊天的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家的温馨、质朴)
——从容、优雅而质朴的生活。
小结:北京的胡同有着沧桑的历史,胡同的生活宁静祥和,从容优雅,质朴快乐。从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作者对胡同的描写细腻而充满温情,这些具体的描写都集中在3、7两段,请大家齐声诵读这两段,再次感受胡同生活的美好。
2、从文章中我们知道,作者冯雪梅不是北京人,也没有在北京的胡同生活过,
那么她怎么能如此真实细腻地描绘出北京胡同的生活场景呢?
那是因为作者生活过的家乡的小巷和北京的胡同特点非常相似。
作者除了写北京的胡同外,还描写了家乡的小巷。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家乡的小巷和北京的胡同特点非常相似?
朗读4、5段。说说胡同与小巷的共同点。
(历史悠久、生活氛围相同、给作者的感受相似)用家乡小巷里的风土人情来衬托。
“在异乡久了,会把异乡当家乡的”。北京的胡同与家乡的小巷不仅有相似的历史、相似的槐树柳树、相似的老人孩子,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相似的生活,相似的精神。
四、重点品读议论性文字,深入感悟作者的情感:
1、提出突破口问题:
无论是家乡小巷,还是北京胡同,那种生活都是作者非常怀念的,那么她为什么对北京的胡同如此眷恋?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来?
2、圈划、交流:
作者没有在四合院住过,这种“熟识”来自于曾经生活过的小巷,这种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已经浸润到作者以及所有在小巷或胡同生活过的人们的骨髓,不会因为胡同的消失而改变。
温煦:暖和。黄昏时候的胡同的热闹、家的温馨、胡同四合院里邻里和睦、日常生活体现的温情。
质朴:树上晾着衣裳、推车卖货的老人、玩耍的小孩、日常生活的平淡朴实。
对待生活的韧性:老人们的从容优雅,这是一种历尽苦难沧桑后的淡定自若、乐观的生活态度。联系文章第6节中的语句:“越是现代的东西越是属于有钱人;快乐并不因为富贵多一点;胡同里的一切都故旧,却不因此而少了快乐和温情”,无论生活怎么变化,即使是面对生活的穷困,人们的心态始终都是平静的,人们依然是真诚地、快乐地面对生活。这就是一种对待生活的韧性。
“唯一不变”、“永远不变”
消逝的是物质,不变的是精神。这是一种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不但不可缺失,而且应该发扬光大。
4、齐声朗读最后两小节。
小结:
作者所留恋的是一种精神,认为这种精神“唯一不变”、“永远不变”,这就是胡同生活所体现的“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正是在狭长的胡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泵使用 ppt新流程.ppt VIP
- 乐企数字开放平台用户指引(纳税人端).pptx
- 人工智能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pptx VIP
- 一部分aptitude test适用于四大各种测试带详细答案solutions.pdf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一部分aptitude test适用于四大各种测试带详细答案questions.pdf VIP
-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pdf VIP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历案(精心撰写).doc VIP
- 2022年超导材料行业专题研究 低温超导材料与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分析.doc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