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作文要有.doc
学生作文要有“闪光点”
???????????????湖北省洪湖市新滩镇中学??冯金木
??????邮箱:747312973@????电话???邮编:433225
?????一篇学生习作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上乘之作呢?注意:这里的“上乘之作”不是用成年人的心智标准、更不是用作家的心智标准来衡量的,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出发来考量的。笔者认为,在文从字顺、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极少有错别字和语病的前提下,凡是具备了二至三个以上的“闪光点”的习作,即为优秀之作。没有“闪光点”的文章就等于一碗菜肴没有加佐料,淡而无味,就像平静的水面没有涟漪,没有帆影,没有游弋的鱼鸥,平而无奇。那么,何为“闪光点”呢?文章的“闪光点”一般指写得有特色,有个性,别具一格、不落俗套的地方。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浅谈例说初中生习作中应具备的“闪光点”。?????????????一???情节内容上的“闪光点”????????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有悬念感????
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泥人张来到天庆馆饮酒,“为了瞧各色的人,也为捏各色的人”。这当儿,海张五横冲直撞地闯进来,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张五爷”长,“张五爷”短的,唯独泥人张“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于是海张五奚落泥人张“在裤裆里捏”泥人,气氛陡然紧张,掀起波澜,全场的人都等着看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设下悬念。哪知泥人张抠下鞋底的泥迅速捏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将泥人往桌上“叭”地一撮,起身结账去了。众人一看个个在心里叫绝,“比海张五还海张五”。这是故事冲突的第一个回合。这时海张五朝着泥人张的背影奚落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故事情节又掀起一波。泥人张并没有理睬就走了。在此故事又设下一悬念。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街面上好几个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的海张五泥像,还加了个身子,上面还贴了个白纸条:贱卖海张五。”这是故事冲突的第二个回合。最后海张五没办法只有花大价钱全买走了。故事情节一浪高过一浪,引人入胜。像这样的文章人教版初中教材上还有《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智取生辰纲》、《公输》、《我的叔叔于勒》等。
?
?????2.?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
?
??????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丰富情感、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细节描写的特征在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当菲利普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衣服褴褛的穷水手走去,准备买牡蛎吃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吃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一处细节描写逼真、传神,把人物恐慌、自私、冷酷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每一细微之处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没有浪费之笔。“不安起来”表明菲利普已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心里感到恐惧;“向旁边走”是想躲开于勒的眼睛,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女儿女婿发现了这个秘密;“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跟寻常不一样”表明多年了盼发财的于勒回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的美梦彻底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慌,怕于勒又回来成为他们的负担,这个打击来得太突然太沉重了。
?????细节描写并不一定都是详细地描写,但一定都是细腻地刻画。哪怕是一两句话,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笔,也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掀起感情的狂澜。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有这样一处:“平时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描写一点也不详细,但一个动作“扎”,一个拟声“吱”,一个颜色“红”,可谓声色俱备,动感横生。再如,“他(闰土)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还有《孔乙己》中的前“排”后“摸”;《变色龙》中的一“脱”一“穿”等,这些虽是简约之笔,但都刻画得细致入微,神态毕肖,有着较强的表现力。
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人物细节描写又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又分为自然和社会的细节描写。鲁迅的《故乡》与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的外貌细节;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与王鼎钧的《那树》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的动作细节;都德的《最后一课》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的心理细节,这里不再举例。
学生的作文中有两处以上这样典型细节描写,就会使描写生动、内容厚实,文章因此生辉增色。
?
二???语言表达上的“闪光点”
?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情感的载体。要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具有活力、张力和意蕴美,必须具有“闪光点”。语言上的“闪光点”,指语言上精美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的五个方面:
?
???? 1???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卒章显志
?
?????卒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会宽容_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精品.ppt
- 学写字_15966.ppt
-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第一课时.ppt
- 学前班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
-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_锦绣中华在我心中_1.ppt
- 学导文(数学).doc
- (数学建模小论文).doc
- 学情分析方案.doc
- 学校法律纠纷案例集锦.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