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压轴练习分解.ppt

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二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压轴练习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压轴练习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1 雨后池上?? ??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三闾祠 2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 “沅湘流不尽”运用了诗歌写作的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2. 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的写作效果。 1.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江流不尽形象地引出屈子之怨十分深重。 2.用日暮秋风枫树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衬托了幽怨哀伤的情怀 3 望 江 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此词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请简要分析。 答:诗人采用以虚写实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步)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就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念越深。(第二步)通过这种梦境的虚幻形式,形象鲜明的表达了诗人在梦醒后无限凄凉的处境。(第三步) 4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并 作简要分析。 答:比喻、拟人 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5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7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题:“别来沧海事” 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言别”的? 【分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运用典故的艺术。这里的“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