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 阻燃剂
Flame Retardant
火象征着温暖,象征着吉祥,象征着喜庆,火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它可以毁坏物质财富,破坏生态环境,使人造成伤残,甚至夺去生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阻燃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难之一。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
火灾有什么危害
阻燃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的现实证实,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难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难,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难。
火灾有什么危害
阻燃的重要性
4·14 湖北襄阳酒店火灾 14死47伤
剧毒的浓烟
4·14 湖北襄阳酒店火灾 14死47伤
阻燃的重要性
燃烧时使更多的聚合物或难于分解的物质分解,产生更多的可燃物,造成火灾,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燃烧对塑料、橡胶在建筑、航空航天、交通等工业上的使用带来不利的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多起重大火灾,都直接或间接与材料的燃烧有关。
塑料、橡胶、纤维都是有机化合物,均具有可燃性,极易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其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剧烈的氧化过程,常伴有火焰、浓烟、毒气等产生。
1987 年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用小型及大型试验比较了5种典型阻
燃制品的阻燃试样和未阻燃试验的火灾危险性:
1. 发火灾后, 阻燃产品试样比未阻燃产品试样多赢得15倍的人
员撤离和抢救财产时间:
2. 材料燃烧时, 阻燃试样的质量损失速率不到未阻燃试样的1/2;
3. 材料燃烧时,阻燃试样的放热速率仅为未阻燃试样的1/4;
4. 材料燃烧时,阻燃试样生成的有毒气体的量(换算成CO计)
仅为未阻燃试样的1/3,
5.阻燃试样与未阻燃试样的两者燃烧时的生烟量接近。
阻燃的重要性
早在公元前83年,Claudius年鉴记载,在希腊港市Pracus的围攻中所使用的木质碉堡用矾溶液(铁和铝的硫酸复盐)处理,目的是防燃,这是阻燃技术在实践中的首次使用。
1735年,Wyld发表了一篇英国专利,用明矾、硼砂、硫酸亚铁混合物使纤维纺织品和纸浆等阻燃,这是关于阻然剂的第一篇专利。
阻燃技术发展历史
1913年染料化学家W. H. Perkin不仅验证了前人的工作,还提出了较耐久的织物阻燃处理技术,即将绒布先用锡酸钠浸渍,再用硫酸铵溶液处理,然后水洗、干燥,使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锡阻燃剂进入纤维中。
1820年,盖-吕萨克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委托,为保护巴黎剧院幕布而研制阻燃剂,他发现磷酸铵、氯化铵、硼砂等无机化合物对纤维的阻燃非常有效,他还发现上述某些化合物的混合体系可提高阻燃性,他是最早对织物阻燃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阻燃技术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随着合成材料的出现与发展,火灾威胁增加,因而阻燃剂和阻燃处理技术研究也随之发展。发现氧化锑,有机卤化物(如氯化石蜡)和树脂粘合剂混用,可使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阻燃效果。这一协同作用的发现被誉为近代阻燃技术的一个里程碑。
阻燃剂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广泛应用的。70年代则有了较大发展,阻燃机理研究的逐步发展,阻燃剂品种和数量的迅速增加,使阻燃剂的研究和应用大大发展,消耗量不断增加。
阻燃技术发展历史
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溴系阻燃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
1986年以来,由于溴系阻燃剂的毒性与环境问题的,引起了人们对金属氧化物及其他协效剂、有机硅系阻燃剂及反应型阻燃单体的开发和应用的重视,有的己经实现了工业规模应用。由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无卤阻燃剂成为未来开发的主要的发展趋势。欧盟已从2006年7月1日起在电子产品中停止使用溴系阻燃剂,开发新型无卤阻燃剂成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阻燃技术发展历史
美国是阻燃剂消费大国,占世界市场的60%,其中80%用于塑料工业。1990年美国消耗阻燃剂超过45.36万t,居塑料助剂(增强剂、填充剂除外)的第二位。阻燃剂中多以无机类为主;水合铝占32.7%,磷酸盐占19.5%,锑化物占5%,卤化物占l4.9%。
西欧阻燃剂消耗也很大,1989年消耗17.9万t,1991年达22.6万t,1993年约达25.9万t,预计1991~1996年的销售额增长率达到25%以上。其阻燃剂产品中,水合氧化铝用量最大,1993年约达11.3万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