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基层干部的“答卷”.doc
一位基层干部的“答卷”
2016年11月30日,开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针指向晚上8点,副局长陈昌华还在忙。
灯光下,陈昌华盯着一份文件,不时挥笔记录。
笔尖“沙沙”作响,工作笔记本上很快记满文字。
忽然,陈昌华的手机响起。
“昌华镇长,你是我的恩人啊。你调走后,我心里还真是舍不得。”电话那头,九龙山镇双河村村民夏绍彬声音发颤。
闻言,2016年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陈昌华,心里涌起一阵自豪感。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必须在‘三严三实’上发挥表率作用’。如何约束自己‘严’与‘实’,争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表率,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题。”陈昌华说。
对于这道考题,陈昌华给出的答案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要“真”,对自己要“严”,对工作要“实”,对民生实事要“干”。
对群众要“真”
2016年3月,巴渝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正值农忙时节,位于高海拔山区的九龙山镇,不少水田都插上了翠绿的秧苗,在春风中荡起阵阵涟漪。
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
其间,一位鼻梁上架着眼镜、年纪约莫30来岁的汉子,正挑着一担秧苗行走在田坎上。
一路急行间,他不断和村民擦肩而过。各种亲热的寒暄,也随着他的脚步响了一路――
“陈镇长,又来义务劳动了?”
“陈镇长,你的农活做得不比我们差哟。”
“陈镇长,瞧你就跟我们农民一个样。”
…………
这位汉子,就是时任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的陈昌华。
“每年农忙时节,陈镇长都会帮助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干农活。”一位村民说。
这样的义务劳动,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调往九龙山镇任职之初,刚到而立之年的陈昌华,也曾因“嘴上没毛”而被部分干部群众怀疑“办事不牢”。
对此,陈昌华倒是有很清醒的认识。
“基层岗位是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首先需要做到成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以真心、真情、真爱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自然就会在群众心中扎下根。”陈昌华说。
此后,一到周末,陈昌华就会进村入户搞调研。
进村走访时,陈昌华总会不时问上几句“你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面对一些村民的误解和不信任,他总会低下身子,耐住性子,和村民以心换心;对困难群众,他会三天两头嘘寒问暖,送去关心和问候,顺带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碰到农忙时节,他就主动帮助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农活……
以心换心过程中,陈昌华的真情渐渐被群众感知。而这样一颗真心,换回了群众对他的信任,也让当地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加入到了争当群众“贴心人”的队伍中来。
对自己要“严”
2015年3月的一天,一个熟人找到陈昌华。
“陈镇长,我有一个亲戚想请你帮个忙。他有两套房子,能不能在他的资料上改成一套房子?这样搞‘地票’交易的补偿高一些。”熟人笑眯眯地说。
闻言,陈昌华从桌上拿起两份文件――《开县土地复垦“一户多宅”类处置意见》和《九龙山镇土地复垦“一户多宅”类实施方案》。
“你先看看这两份文件!”陈昌华把文件递过去。
“朋友情面都不讲,你也太不给面子了。”熟人有些抱怨。
“帮了你一个,就会损害其他群众的利益。”陈昌华说。
见陈昌华“油盐不进”,熟人只好悻悻而去。
当年“地票”款拨付前,三五拨熟人找到陈昌华要求“关照”,都被他挡在了门外。
在查处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过程中,一些违法对象拉关系找熟人,对陈昌华“攻关”,也被他断然拒绝。
正因为这样的“严”,陈昌华也得了一个外号――“陈原则”。
“我别的没考虑,就想做一个清廉办事的老实人。任何用原则交换‘人情’的行为,都沾不得。”陈昌华说。
对工作要“实”
2016年5月的一天,九龙山镇党委会议室,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正在召开。
会上,陈昌华亮出了一项承诺:改变九龙山镇在开县(现开州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年垫底的窘境。
原来,因地域面积较广、场镇建设不合理,九龙山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长期突出。
为扭转这个颓势,陈昌华以身示范,领着党员干部清理河道边沟、改建垃圾中转站、规范垃圾池……
在“前线”激战之际,陈昌华也和同事们开辟了第二战线――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检查督促整改、考核评比、工程整治、奖惩兑现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机制,全年开展“小手牵大手”和万人清扫保洁活动,在全镇所有中小学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大力加强卫生宣传……
“两线”推进之际,陈昌华的承诺得以兑现――当年底,九龙山镇在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度考核中跑到了前面。
大功告成,陈昌华却没有松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