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村支书的蚕桑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村支书的蚕桑情结.doc

一位村支书的蚕桑情结   “2017年新规划出台了,我们还要再增加桑园120亩。”2016年12月9日,武胜县裕丰村支书刘光华在电话中掩饰不住兴奋,“目前我们正在对已有桑园修枝、整形、刷白、施肥,2017年1月就可以栽新的桑树了。”   “我总想有机会还是把蚕桑业恢复起来,毕竟我们村有产业基础。希望通过努力让传统产业保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而不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终结。”去年9月以来,在记者先后两次的采访中,发展蚕桑业成为刘光华谈论的焦点,这也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情结。   从栽桑破题,重建产业   武胜县栽桑养蚕已有2000多年历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胜全县农村几乎家家养蚕,是农民实现温饱的主要收入渠道。但是前些年随着生丝价格低位徘徊,加之劳动力大量外出,武胜蚕桑业一蹶不振,刘光华也伴随着外出打工的浪潮离开了裕丰村。“外边再好,也不如家乡啊!”1998年,40岁的刘光华返乡后高票当选为裕丰村村主任,从此连任6年,2003年又当选为村支书,一直到现在。   养蚕必须栽桑,恢复桑园是第一步。2005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刘光华感觉到机会来了。   “按照当时的生态林补助政策,对退耕户给予每年每亩230元的现金补助,按8年计算。”白坪乡人大副主席王勇介绍说,“与其他人只看到这笔补助随意补栽种树不同,刘光华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从而重启了裕丰村的蚕桑业。”从2005年到2006年,刘光华引进并组织全村老百姓补栽、密植桑园570.5亩。“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8年到期之后,国家又延续补助8年,每年每??补助125元,直到2021年。这对我们发展产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刘光华说。   让蚕宝宝吐出“真金白银”   说一千道一万,蚕茧还要有销路。从2005年开始,刘光华与武胜县安泰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养蚕协议,明确裕丰村种植的桑树用于养蚕,安泰公司为村民免费提供蚕苗,产茧后按照市场价格统一收购,彻底消除了村民养蚕的后顾之忧。   虽然武胜县是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县,但传统的养蚕技术还是极大地束缚了蚕桑产业化进程。于是刘光华带着养蚕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一次次跑到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请教专家,系统学习现代养殖技术,并在全村传授推广。   在裕丰村小蚕共育室,刘光华给记者介绍了养殖新法。小蚕共育就是将小蚕集中在共育室饲育至4龄起蚕再分发给养蚕户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共育室配备有小蚕专用桑园和饲养员,还有完备的消毒、控温等设备。“我们采用小蚕共育技术后,每张蚕种节约成本约40元,节约劳动力约6个。而且蚕茧茧形大,全茧量增加,每张种蚕茧产量提高4.62公斤,比非小蚕共育增加15%左右。”刘光华言语间透着专业,“目前我们村是全县唯一的具备小蚕共育技术的村,而且有两个小蚕共育室。”   “我建养蚕大棚正好缺钱,就从村里的互助会贷了1500元,这对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怀着感激之情,一年之内我就还清了贷款。”四组组长席云山说。原来,为了解决养蚕资金周转难题,2008年在刘光华的推动下,裕丰村申请加入了贫困村互助会。该项目一次性划拨资金15万元。从2009年3月开始,该笔资金主要针对在种养殖业发展有困难的入会村民进行贷款发放。截至2015年末,互助会共有会员179户,累计发放借款85户,累计发放金额18万元。   “2015年养殖新法全面推广后,我自己都养了6张。”村主任余中友说,“2016年是个丰收年,一张蚕茧45公斤,按全村产量400张计算总共收获有1.8万公斤,安泰公司以每公斤37元的价格收购,收购价又比2015年提高了一元!大伙好高兴哦,从内心深处都很感谢刘书记。”   一条蚕虫变成“产业之龙”   2007年裕丰村注册成立了裕丰蚕桑专业合作社,至今合作社成员已达174户。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村已形成蚕茧收烘、加工、蚕种生产产业链。“通过洽谈,安泰公司在按市场价收购蚕茧的基础上,还会向合作社缴纳每公斤0.7元的管理费,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村集体收入了。”刘光华说,“33个养殖大棚、两个小蚕共育室共计投入140万元,除了县上的项目扶持资金外,也用了小部分村集体收入。”   “通过养蚕,马路也修了,房子也都换成了新的。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是做了一场梦。我的5亩多地都流转给合作社了,一年流转费有四五千元,我现在每个月在敬老院做活路,还能挣一千元。”53岁的廖全英是二组的村民,伴随着裕丰村越来越好,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刘光华的心中,让群众吃饱穿暖甩掉贫困帽子仅仅是第一步,他全面分析了裕丰村的发展形势,积极引导蚕农发展桑园林下经济,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截至2016年12月底,林下试种的10亩猴头菇获得丰收,收购价是每公斤10元,“老百姓运到广安市、岳池县后,每公斤能卖到14元。”刘光华告诉记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