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18练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18练习题.doc九年级语文18练习题.doc

PAGE PAGE 2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课课达标系列精练(第二期)2013.11.15) 18 《杨修之死》 一、【语言基础练习】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庖官( ) 主簿( ) 分 食讫( ) 佯惊( ) 大簏( ) 绰刀( ) shì( )才放旷 huī( )军南下 鸡lèi( ) zèn( )害 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适庖官________鸡汤。 (2)操_____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3)操欲________曹丕、曹植之才干。 (4)忽一彪军_________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A.呈 跃 试 飞 B.进 跃 试 撞 C.呈 立 验 飞 D.进 立 验 撞 3、仿照示例,写出含有加点字及其意义的成语。 例:修以鸡肋之意对(对答如流) (1)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 (2)急回帐召悖问其故( ) (3)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 (4)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 二、文学常识 (1)杨修之死》选自《__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生活年代是_______________。 (2)曹操,字________,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写出跟曹操有关的两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这三个集团的统治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猜《三国演义》歇后语。 (1)刘备借荆州—— ( ) (2)徐庶进曹营——( ) 4.写出《三国演义》中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名,并写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故事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 故事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 三、句子运用(2分) 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四、与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学完本课后,可以用一副对联来小结,上联已给,请完成下联。 上联:谦虚谨慎乃为人之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乡试年一一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