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练习.docVIP

岳麓历史选修一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基础达标 ?36分?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打击奴隶主贵族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取得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维护封建地主经济 解析 秦孝公希望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其争霸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答案 C 2.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解析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取胜,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商鞅变法之所以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 (  )。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C.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D.推行连坐法 解析 在变法中,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建立起以军功为核心的二十等爵制,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 C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商鞅变法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解析 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贵族阶级。 答案 B 5.“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 A.设立及推广县制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实行军功爵制度 D.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解析 商鞅在地方推行县制,取代了原来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A 6.“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  )。 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 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 解析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务本”是指奖励耕织。 答案 C 7.如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它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  )。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答案 D 8.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为田开阡陌封疆” 解析 “为田开阡陌封疆”打破了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动摇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答案 D 9.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废除秦国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C.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 B 能力提升 ?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刑”,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杀掉,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何种态度?(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分)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4分)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