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pdfVIP

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国际环境法的视角.pdf

第23卷 第j期 重 庆 环 境 科 学 2001年1 0月 · 环境法学· 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理分析 — — 国际环境法的视角 陶 迎 武祝太学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运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风险预防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等国际环境法上的基本原则,针对美国拒 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所持的三个抗辩理由,一一进行了法理丹析与批判。 关键词: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京都议定书》 中围分类号:D9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001—2141(2a01)05—0061--03 Juristic Analysis toward the US Governments Resistance to the Kyoto Protocol — — From V Jew of Internati0nal Environmentional Law Tao Ying (Law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rWuhan 430072) Abstract:Based on the fundamenta[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Env[ronmema[Law,which say:Principle of Common and Separate ResD0nsibil小es,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Polluters Pay Principle t this essay attempted to focus its argument OR the】ur[stic analysis and gave some criticisms against the three grounds of pleading on which the US Government had cited to】ustify its recent refusal in passing The Kyoto Protoca1. Key words.Internationa[Environmental Law(IEL)、Fundamenta1 Principles in IEL,The Kyoto Protoco[. 制取而代之 。 1 问题的提出 本文提出且讨论的问题是:美国之抗辩理由有无 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现象,是地球 严格的法理依据 下面,笔者试从国际环境法视角,对 生态系统出现变化的重大征兆。联合国IPCC专家报 之进行法理探讨,以激浊扬清,匡正视听。 告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的缘故- 。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追求实质公平 《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相继出 布什政府认为《京都议定书》对其不公,所持证据 台。《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是:要求 38个工业化程 是:中国、印度之类第三世界排放大国并未列人削减名 度较高的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美国是世界头号 单。这里,此抗辩存在一个潜伏的逻辑大前提:各国应 排放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4 因此, 承担平等、均摊责任。但实质上,这一大前提恰好违背 美国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 了国际环境法上的基本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 997年.时任副总统的戈尔代表美国在《京都议 原则。 定书》上签字;2001年,布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