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光杀蟑胶饵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巨光杀蟑胶饵的研究.pdf

58 城市害虫综合治理进展——全国第七届城市昆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巨光杀蟑胶饵的研究 毛伟光 叶天降 陈才红 (诸暨市白蚁防治所,浙江诸暨311800) 摘要蟑螂是一类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极强的卫生害虫,它们能传播痢疾、乙型肝炎、黄曲霉素等 多种疾病,是儿童哮喘病的重要致病源。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根据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的生物学 习性及行为,以残杀威为有效成分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低毒、环保的灭蟑毒饵。应用试验表明,该毒饵对蟑 螂高效,3天内对室内蟑螂的灭治率可达100%。 关键词蟑螂毒饵残杀威 蟑螂是一类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极强的卫生害虫。据统计,全世界已发现5000多种,我 国有240余种。其中,具重要卫生意义的只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 蠊和澳洲大蠊等lo多种。浙江危害较大的蟑螂主要是前三种,且黑胸大蠊为优势种类。蟑螂 栖息在阴暗、湿热、有充足食物和水的环境中。从居民住所到宾馆、酒楼、饭店、餐厅、车站、码 头、医院、浴室、副食品店、列车、轮船及食品加工厂等均可发现其踪迹。它们食性繁杂,能传播 痢疾、乙型肝炎、黄曲霉素等多种疾病,是儿童哮喘病的重要致病源。它们还损坏电器,引致火 行业为20.56%。近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 境日益改善,蟑螂的分布也出现了新的动向,由特殊行业向居民家庭转移,且危害程度日趋严 重,在杭州、广州、北京等城市已有德国小蠊难以控制的报道。研究表明,蟑螂的危害目前已超 过蚊、蝇,成了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卫生害虫。 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大多采用无机化合物来控制蟑螂的危害。50年代后,所用药剂主 要是有机合成杀虫剂。最早使用的是有机氯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化学性质稳定,长期使用易造 成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在70年代至80年代,即已被禁用或限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 杀虫剂因对人畜毒性高、且大多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因此,用于蟑螂防治的只有残杀威、毒死 蜱、二嗪农、嗯虫威和二嗯威等几个产品,其中残杀威应用较多,是目前我国防治德国小蠊最有 效的药物之一。这些药剂大多被加工成气雾剂、粉剂或毒饵。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目前市场 上人们最常使用的蟑螂防治药剂,使用方法是喷射或滞留喷洒。近十年来,新研制出的恶唑酮、 氟虫胺、伏蚁腙、氟虫腈、阿维菌素和苯醚威等在蟑螂防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室内大量使用杀虫剂喷雾防治蟑螂,除药剂挥发在空气中和喷洒在地面及物体表面、以 灰尘形式扩散被人吸人、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外,药剂的溶剂、乳化剂等助剂弥漫在空气 中还会刺激人体黏膜,加重哮喘患者和气管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 发育。据报道,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诱导人乳癌细胞的增殖,并干扰雌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 人体内分泌功能。另外,大量喷洒杀虫剂防治蟑螂,还易使蟑螂产生抗药性。目前德国小蠊已 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浙江省杭州市的 建筑物 害 虫 59 德国小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药性已达5~67倍。蟑螂产生抗性后,为 了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人们不得不加大药剂的用量。由于蟑螂栖居在人生活的环境中,大剂 量地喷药防治它们,无疑会给家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无形中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就会遭受到极 大的损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改善生活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防治效果 好、对环境污染小的用药技术便成了人们在蟑螂危害控制方面研究的重点。杀蟑螂毒饵就是这 类研究的成功产物。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蟑螂毒饵的剂型大多为粉剂和片剂,所用药剂为乙酰甲胺磷、 残杀威、硼酸、二氧化硅等。近年来,随着蟑螂摄食行为研究的深入,颗粒型和膏状、糊状型杀蟑 毒饵已逐渐出现,肼甲隆、氟虫胺、锐劲特、苯醚威、灭幼脲等新型药剂成了配制蟑螂毒饵的主 要品种。在蟑螂引诱物方面,我国学者董桂蕃等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和酯类对美洲大蠊的引 信息素进行了分离、合成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所有这些工作,为高效蟑螂毒饵的研制作出了 极大的贡献。然而,目前市场上所售的杀蟑螂毒饵,大多建立在对某种蟑螂摄食行为和引诱效 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而对毒饵的适用范围、蟑螂栖息行为对毒饵效力发挥的影响、毒饵载体 对毒饵引诱效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