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共3页,第1页-常熟市明捷纺织.doc
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共3页,第1页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北路888号 Http://
论大豆蛋白纤维在纺纱生产中的要素控制
前言:
大豆蛋白纤维即具有天然蚕丝的优良性能、羊绒般的手感,又具有抗菌、负氧离子和远红外功能,其成品穿着干爽舒适,又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伴随着国内国际市场对新型纺织原料需求量的增大,独具中国自主产权的大豆蛋白纤维早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众多知名品牌商对这种被誉为“人造羊绒”的绿色环保产品都投入了极大热忱。大豆蛋白纤维制品也已从内衣开始向家纺、服饰等多元化领域拓展。为加快大豆蛋白纤维走向世界的进程,作为整个纺织链前端的纺纱生产的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几年来在国内和国外开发该纤维的纺纱生产实践,重点分析其影响生产的难点所在并探讨解决方法。
1.影响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的关键特性
1.1截面特征:纵向有明显的沟槽,截面呈哑铃型,有细微孔隙,呈皮芯结构。
1.2摩擦系数小,表面光滑。
1.3质量比电阻接近于蚕丝,明显小于合成纤维。
1.4初始模量偏高,抗弯弹性磨量小。
1.5卷曲恢复率较低,卷曲显平面型。
1.6吸湿性好,导湿性也好。
综上特性,在纺纱生产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1)可纺性低,(2)成纱毛羽多。但是在各工序只要加强要素控制,完全可以使其得以解决。
2.纺纱前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
大豆蛋白纤维要达到纺纱条件,首先要解决其原料本身的抱合力差和静电问题,而可纺性又集中表现在梳棉机的成网成条苦难,所以,必须在纺纱前首先进行“加湿加抗静电”处理。
2.1抗静电剂的选择:
通过对国内市场中各种抗静电剂产品的对比测试,按性价比反复筛选,最终选定由北京油脂研究所生产的批号为“2880”型合毛油比较适合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
2.2大豆蛋白纤维上机回潮的掌握:
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的导湿性快的因素影响,考虑到各纺织厂所处地域环境,清花车间设备流程的长短等诸多因素,白纺厂和色纺厂的现场条件的不同,重点控制棉卷的回潮率,具体可控制在9.5~10.5%之间。
2.3预处理的方法:
(1)测量大豆蛋白纤维的回潮率,以确定加水量。
(2)以每次处理的原料干重为基数,选定添加“湿+抗静电剂”的最佳比例。
(3)雾状喷洒,力求加湿均匀。
(4)堆仓闷放24小时后上机生产。
(5)一般情况下按表列比例处理:
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共3页,第2页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北路888号 Http://
2880抗静电剂 上 机 回 潮 最终棉卷回潮 二刀二箱长流程 短清梳联 比例 0.3~0.5% 15% 13% 9.5~10.5%
3.开清棉工序
大豆蛋白纤维卷曲恢复率低,且不含杂,工艺上应掌握“轻重量、短定长、多梳少打、多收少落、防粘卷”的原则,梳针打手转速比纺棉降低15~20%,以减少纤维损伤,棉卷包盖,车间相对湿度偏高掌握,棉卷不匀率≤1.2%。
4.梳棉工序
大豆蛋白纤维可纺性差主要集中在本工序,应重点观察道夫上棉网的运转情况,若落网则证明抗静电油剂偏少,可增加预处理中抗静电剂的比例货加大上机纤维的回潮,若缠锡林,则证明抗静电油剂偏多,应减少抗静电剂的比例。工艺上应掌握“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建议加装皮圈导棉装置,落棉率的控制宜小,相对湿度偏高掌握。
工艺指标要求
参数 范围 速度 刺辊 <700 r/min 锡林 ≤330 r/min 盖板 >196 mm/min 道夫 18~20 r/min 隔距 锡林~盖板 10×9×8×8×9 锡林~道夫 5 生条定量 18g/5m左右
5.并条
此工序以后,可纺性问题已不突出,应重点考虑解决毛羽问题,纯大豆功能纤维线在并条上采用二道并合,混纺纱线以保证成纱后色差稳定为前提,可采取三道混并,工艺上采用顺牵伸配置。采取“中定量、重加压、大隔距、合理张力牵伸、防缠防堵”的工艺。头并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8左右,末并后区牵伸控制在1.2左右,车速适当降低,喇叭口口径偏小掌握,高速并条机应控制细节的预防,下吸风量不易过大,点动开关及各部位工艺自停必须正常。
6.粗纱工序
6.1粗纱捻系数:在纺棉的基础上,适当提高10%左右,这样可提高前区须条的紧密度,让纱条留有一定的捻回进入重牵伸区,减少细纱毛羽,但不可过大,否则会恶化粗纱内部结构,增加纤维应力和抗弯刚度,导致细纱产生硬头现象。
6.2粗纱定量及集合器:粗纱定量适当偏轻,可减少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压力,有助于减少纤维在牵伸中的移距偏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市第二医院.doc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doc
- 北县立芦洲国民中学九十六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芦洲国中.doc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江苏大学图书馆.ppt
- 医学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doc
- 医院实验室安全教育及试题doc.doc
- 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doc-中化新网.doc
- 十九、尾灯(後(侧)位置灯).doc
- 十种常见色卫星数据.doc
- 华中科技大学07年硕士生考试大纲(生物综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