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穿官服代表着什么意思?——官服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小故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 老照相机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渔光曲》 阮玲玉 周璇 胡蝶 想一想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 合作学习:文化生活的变迁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商务印书馆馆徽已走过了近113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 构 机 版 出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作 ??????????????????????????????????????? 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外纪闻》 《民报》 《新青年》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 时间 出版的报纸 宣传的思想 想一想 报纸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呢? 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利于信息传播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合作学习:社会习俗的变化 清朝梳辫图 溥仪剪辫装 剪发辫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图为清末的一张人物合影,照片中的服饰几乎包揽了当时男服的所有款式。 清朝官服 孙中山和中山装 改服饰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历史百科 清末民女 现代少女 禁缠足 老爷 大人 先生 君 改称呼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拱手 磕头 变礼仪 跪拜礼 作揖礼 握手礼 变礼仪 促进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辛亥革命的冲击 知识总结 社会习俗的变化 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 《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原因: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 照相和电影事业 社会生活的变化 礼节变化:鞠躬、握手代替跪拜礼 装束变化: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称谓变化:平等的称呼代替有等级观念的称呼 结果:逐渐改变了不良的社会习俗 文化生活的变迁 【1】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B 当堂达标 【2】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广学会 C.上海格致书院 D.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 A 当堂达标 【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包括( ) ①易服②剪辫令③禁止缠足④改称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 当堂达标 退出 模板来自于 * * * * 第二十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不少的新事物、新气象,不论是轮船、火车、电影、电话、照相的传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见面称呼,人们日常的穿着打扮,都在除旧布新。你知道这些变化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吗? 新课导入 目 录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文化生活的变迁 时间 影响 社会习俗的变化 表现 时间 影响 重点: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重难点 合作学习: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轮船的传入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合作学习: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火车的传入 合作学习: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