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doc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1.(2011·江苏高考改编)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 D.刺激b,b的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解析:d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可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后,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答案:A 2.(2011·上海高考)右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   B. C. D. 解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病人有感觉,说明神经冲动能传到大脑,说明没有阻断,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导到手,说明麻醉剂阻断的位置是。 答案:C 3.(2010·新课标全国卷)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解析: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Na+内流,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降低。 答案:D 4.(2010·海南高考)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当图中的部位被刺激后,兴奋先传导至左侧的电极处,该处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而另一侧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会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过后左侧电极的膜电位恢复成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兴奋会传导至右侧的电极处,右侧电极的膜电位会变成外负内正,而左侧的电位仍是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过后,右侧电极的膜电位又恢复成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又会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答案:D 5.(2012·江苏四市高二检测)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处外负内正,则乙处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外正内负,则是K+外流所致。 答案:A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完整的反射弧和相应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答案:B 2.在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飞虫进入眼中流泪 熟睡中蚊子叮咬,手去拍打 婴儿闻到母亲的体味吮吸乳汁 看到老虎感到害怕 司机见到红灯停车 听故事听到紧张时,手心出汗 A. B. C. D. 解析:飞虫进入眼中流泪及熟睡中蚊子叮咬时手去拍打的现象,均为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的反射。因此以上两种现象为非条件反射。而婴儿闻到母亲体味吮吸乳汁,看到老虎害怕,司机见到红灯停车,听故事手心出汗等现象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因此为条件反射。 答案:D 3.(2012·杭州质检)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既可以双向传导,也可以单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接受刺激后,由于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Na+是通过蛋白质通道进入神经细胞内部的,该过程不消耗能量,A、D正确。在自然状态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处于离体状态的神经纤维,中间部位给予刺激,兴奋可双向传导,B正确。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