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首《绣荷包》艺术特点之比较.pdf
2005年 9月 三 明 学 院 学 报 Sep. 2005
第22卷 第3期 JOURNAL OF SANMING UNIVERSITY V01.22 NO.3
三首 《绣荷包》艺术特点之比较
范奇玉
(三明学院艺术系,福建 三明 365004)
摘要:“荷包”是女子为心上人制作的感情信物,绣荷包时她们始终沉浸在对情人的思念之中。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
境、人文风情和风俗习惯不同,绣荷包》在传唱过程中形成了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韵味殊异的特点。文章主要从艺术
特点方面,来分析比较三首绣荷包》小调所表现出的不同风格、韵味。
关键词:绣荷包;艺术特点;比较
中圈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343(2005)03-0336-04
, Comparison o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Embroidering Pouch
FAN Oi—vu
rt Department,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Abstract: “Pouch” is the love keepsake that girls make for whom thcy love.When embroidering pouches,they always
immerse in the miss of their sweethearts.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umane feelings and custom in
various places ofour country,Erabmidering Pouch has forme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melody,rhythm and modes in the process
ofgoing around.This articleanalysesthe different stylesandlingering charm represented inthree ditties onthe basis of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embroidering pouch;artistic characteristics;comparison
“荷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设计玲 边精心地刺绣,一边低声吟唱,久而久之,那伴随
珑。刺绣精美。常常被昔日农村青年男女作为传递 着姑娘们刺绣荷包所唱的《绣荷包》,就成了我国
爱情的信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姑娘或已出嫁 传统民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啷)几乎在全国各
的妇女都有绣荷包的习俗。她们心灵手巧。把对美 地都有。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风
好生活的憧憬、对情人的思念、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俗习惯不同,《绣荷包》小调在民间传唱过程中形
等等都绣在荷包上。每个荷包都倾注着她们的感 成了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韵味殊异的特点。
情和心血。凝聚着她们朴实的审美观,表达了对幸 笔者将传唱最为广泛的三首《绣荷包》,从艺术特
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她们常常一 点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例1: 绣 荷 包
1.tB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双向阐释——试论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pdf
- “新常态”与艺术市场——互联网艺术市场运行机制及成因.pdf
- “新艺术”时期的音乐观念、音乐受众和音乐家生存方式.pdf
- “最完美的女艺术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眼中的简·奥斯汀.pdf
- “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述要.pdf
- “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念.pdf
- “猪龙”与“熊龙”——“中国维纳斯”与龙之原型的艺术人类学通观.pdf
- “生态设计”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pdf
- “礼乐相济”——论崖城学宫的仪礼空间与建筑艺术.pdf
- “神话创世”解读——上帝“实存性”叙事艺术赏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