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pdfVIP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pdf

第23卷第5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No.5 Vo1.23 (2008) JOURNAL 0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2008)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熊 晓 辉 (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 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 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 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生态生成;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785(2008)05--0097—05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 效,打鼓踏歌,鼓劲加油,形成打薅草锣鼓之农 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 俗。”l_2]栽秧薅草锣鼓歌起源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 古老的歌腔,流传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接壤 确记载,但据民俗学家们考证,栽秧薅草锣鼓歌在汉 的土家族地区。对于栽秧薅草锣鼓歌这种艺术式 代以前已流传于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土家 样,一般学者认为它是土家族人的打闹山歌,部分民 族地区了。根据《礼记 ·周礼》所记,土家族先祖巴 族音乐学家称它是土家族风俗歌。然而,关于栽秧 人有击鼓祭礼田祖的习俗。《诗经 ·小雅 ·甫田》篇 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变异及艺术特征等问题的 则对祭祀田祖作了详细记录:“今适南亩,或耘或 探讨至今依然莫衷一是,以致许多有关著述都不能 耔”;“与我牲羊,以社以方”;“琴瑟击鼓,以御田 明确这种古老歌腔艺术的特征和艺术思维的发展蜕 祖。-E3I谁“今适南亩”,记得笼统含糊,但录载祭祀田 变,并且忽视了其历史变迁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 祖仪典,十分相似现今土家族的“打薅草鼓”,可以说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 挖掘、整理和利用价值。 是“薅草鼓”最早的形态。《唐书·刘禹锡传》记载了 刘禹锡流放朗州(今湖南常德)十年,与屈原同样目 一 、 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 睹耳闻“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祠”。我们翻 对于栽秧薅草锣鼓歌的起源探讨,早在明、清时 开《后汉书》则发现,其已将土家族先祖巴人划归为 期就有论述。明、清以来,民俗学家们则把栽秧薅草 “南蛮西南夷”,这表明“淫祠鼓舞”确为土家族承袭 锣鼓歌视为在劳动生产中而开展的“文娱活动”,从 的传统之俗。宋、明史籍记载逐渐明朗化,宋《太平 而论定为“盖欲耕耘者,乐而忘疲也”(《长阳县志》), 寰宇记》载:“巴之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 “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