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有眼光的选择)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古诗两首(有眼光的选择)讲解

古代文人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古诗便是其中一种。那么,在你学过的古诗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呢?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游览庐山,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初读感知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面。 mò 音序 m 笔顺 莫 部首 艹 字义 ①不要;②表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③不;④表示揣测或反问。 笔画 10 扩词 莫逆 莫非 莫不是 莫名其妙 结构 上中下 运用 听到妈妈获得了“劳动模范”的好消息,家人莫不欣喜万分。 là 音序 l 笔顺 腊 部首 月 字义 ①农历十二月叫腊月;②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等) 笔画 12 扩词 腊肉腊货腊月腊味腊八粥 结构 左右 运用 腊月三十晚上,妈妈在家里点了一晚的蜡烛。 字词整合 yí 音序 y 笔顺 疑 部首 矢/丿 字义 ①不信,因不信而猜度;②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笔画 14 扩词 怀疑 疑心 疑惑 不容置疑 结构 左右 运用 宁静的夜晚,他凝视着苍茫的夜空,脑中充满了关于宇宙的疑问。 hún 音序 h 笔顺 浑 部首 氵 字义 ①水不清,污浊;②糊涂,不明事理;③全,满。 笔画 9 扩词 浑身 浑浊 浑圆 浑然一体 结构 左右 运用 他向我们挥了挥手,浑身充满激情地踏上了火车。 【重】 辨读:chónɡ(重新) zhònɡ(重要) 运用:广播员把这个重(zhònɡ)大而又令人振奋的消息重(chónɡ)复播了几遍。 【岭】lǐnɡ ①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②高大的山脉。 【峰】fēnɡ 高而尖的山头。 【不识】bù shí 不能认识,辨别。 【缘】yuán因为。 【腊酒】là jiǔ 诗中指腊月酿的酒。 【疑】yí 似,好像。 远处的( )层层叠叠,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光彩熠熠。不一会儿,光线暗下来了。下山的路也越来越模糊,让我们更加难以( )。 山峰 辨识 整体感知 课文主题 《题西林壁》这首诗抓住了( )的姿态抒发感悟,赞美了庐山( )、 ( )的景象,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 庐山 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 课文主题 《游山西村》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 ),展现了一幅 ( )的美好图画,赞扬了农民( )、 ( )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风光习俗 田园生活 淳朴 好客 古诗大意 熟读古诗,看看每部分讲的什么内容。 题西林壁 一、横看侧看,风景各不相同。 (①) 二、写景寓理,含意耐人寻味。 (②) 游山西村 一、备酒杀鸡盛情款待。 (①) 二、柳暗花明景色怡人。 (②) 再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 1.《题西林壁》一诗与其他的游记诗有何不同? 这首诗没有写那些名胜景致,而是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读课文,想一想。 2.《题西林壁》一诗后两句阐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读课文,想一想。 3.《游山西村》一诗以哪个字贯穿全诗的主线? 诗人是以“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的。 读课文,想一想。 4.《游山西村》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试作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相对,“疑无路”和“又一村”相对。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对仗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翻译: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成了山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景象各不相同。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 精读课文 试着翻译《题西林壁》一诗。并分析每句诗的作用。 作用: 前两句诗写作者漫游庐山,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赞美了庐山景色的雄奇壮观。 后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