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众共同进行一次视觉散步 一场迄今最全的“曾梵志”.docVIP

与公众共同进行一次视觉散步 一场迄今最全的“曾梵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公众共同进行一次视觉散步 一场迄今最全的“曾梵志”.doc

与公众共同进行一次视觉散步 一场迄今最全的“曾梵志”      从2008年开始,曾梵志的作品不断制造拍卖纪录,其成交额长期居于胡润艺术榜前列,为世人瞩目。   9月18日,他的个展“曾梵志:散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这次展览,曾梵志搜集了自己压箱底的近六十件作品,希望公众在谈论其货币价值之外,看到他复杂多变的艺术创作。这是曾梵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最广泛的展览。   曾梵志将这次个展定义为“散步”,邀请观众在他三十年相互迥异而互为补充的作品中间穿行、驻足、流连。“我很幸运在少年时代通过绘画而踏上了一条至今为止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对于这样奇妙而独特的经历,我心存感激,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分享和展示我不同时期的作品,与公众共同经历一次美好的视觉散步。” 身边的生活   展览从点题之作油画《散步》开始。这是曾梵志1990年的作品,那时候他还在湖北美术学院上大学。一同展出的还有这一时期的作品《受难》、《黄昏之一》和《黄昏之二》。他说:“在课堂上,我按要求的做,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我学着将情感导向主体的深层反思,而不是像课堂上那样,只是用绘画描绘事物。”   尽管此时的创作对于曾梵志而言仅仅只是序幕,但已经展现出他自主的追求。所以,在做毕业设计时,老师按当时的潮流要求学生去西藏、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写生,但曾梵志不愿意去,觉得那跟自己的生活没关系。“生活就在我的身边,不用跑到别的地方去体验。我要画我自己在城市里对生活的感受。”   当时,曾梵志的住处离一家医院很近,每天借用那里的洗手间,天天都看到医院的情景:人们排队候诊时的拥挤、焦急与茫然;病人赤身裸体地躺在手术台上,医护施救。在曾梵志的笔下,这些场景被处理为表现性的笔触,人物神情呆滞而惊恐,关节被不合比例地夸大、突出。同时,医院的背景被弱化为灰色的色块,以衬托前景中肉色的身体、冷白的服装与鲜红的血液,色调冷酷,弥漫着血腥和危险的气息。   “我所画的每一张画,其实提出的都是一个问题,人的问题,人所面临的所有困境。那时我从医院联想到人生很多相似的东西。我忽然觉得,这就是我要画的那种感觉。”   随后的“面具”系列也是如此。1993年,曾梵志开始北漂。陌生的环境,人与人的冷漠,让他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疏离和异化的痛苦。于是,他给笔下的人物都戴上了面具:“我把它画得特别灿烂,但也特别虚假,人人都在自我安慰,一种假装出来的、得意的城里人姿态。”   2013年10月,“面具”系列作品之一《最后的晚餐》在苏富比香港秋拍中以1.8亿港元成交,成为亚洲最贵的当代艺术品。随后,《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再度拍出了1.13亿港元。   在这次最大规模的个展中,除了那些已经成为他的标签的作品以外,还有一些多年未见的压箱之作。比如那副《弗洛伊德》,他自己也已经五年未见了,此前举办个展向藏家借展都未果。这一次,再次站在这幅画前,他感慨地说,当初为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画完这幅作品,本想拿给弗洛伊德看一看,结果画中人当年过世了,未能如愿。这让他很遗憾,这次再见这幅作品很激动。   这次展览的野心在于全面梳理艺术家近30年的创作历程,不过,曾梵志淡淡地说:“我自己没有把它归为回顾展,有点太早了。” 努力让自己感到惊喜   展览尺幅巨大的是“抽象风景”系列。展厅的甬道两侧是两幅《江山如此多娇》。画面近景的树枝后蔓延着熊熊燃烧的烈火,在两幅作品中传达着截然不同的视觉经验――火烧过后死寂的景象与生机盎然的丛林景致。作品的标题源于毛泽东1936年创作的词《沁园春?雪》,以及1959年起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被同样命名为《江山如此多娇》(1959年)的巨幅山水画――该作品由关山月及傅抱石共同创作,旨在表达对国家的赞美与远大抱负。沿用这一宏大且极具历史意义的主题,曾梵志不仅将个人化的审视及艺术理念融入风景之中,亦影射了许多中国艺术作品的“宏大叙事”背后所承载的意识形态。   2002年左右,曾梵志先是玩笑式地用线条来“破坏”已完成的肖像作品,此后慢慢摸索出一套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油画绘画方式。从2004年起,他正式发展出一个崭新的系列“抽象风景”,用纯粹的线条来表现大自然和意识之间的风景。   同时,他开始大量接触具有中国传统美学内核的作品,尤其是中国园林。他一遍遍地去苏州看园林,在他草场地的工作室里,他设计和动手做了个小园林,甚至跟园艺工人学习如何修剪草木。“园林其实就是一张张立体画,看完园林再看山水画,它们其实是通的。”   在展览的最后,观众进入一个昏暗的房间中欣赏曾梵志最新的纸本创作。微弱的光线下,眼睛在光与暗的转换中,犹如显影般看到作品从纸上逐渐显现。曾梵志希望通过此举重现宋元雅致:“古人的创作和观赏,环境光线也是较暗的,如室内豆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