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长征:用兵如神还靠对敌了如指掌.docVIP

三论长征:用兵如神还靠对敌了如指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论长征:用兵如神还靠对敌了如指掌.doc

三论长征:用兵如神还靠对敌了如指掌   毛泽东用兵如神,唱响于长征,又把长征唱响。   毛泽东在长征中的用兵,的确堪称是战争指导艺术的经典之作。毛泽东也把他的这段用兵实践,作为他在战争指导艺术创作上的“得意之笔”。   然而,毛泽东并不自认为是神,也不认为战争指导全凭指挥员个人的神机妙算。他在长征结束后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考。”由此可见,正确用兵之诀窍,归根结底还在于指挥员个人,“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考”能力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这两个方面。   但迄今凡是反映这段历史的史著,都仅反映毛泽东用兵的判断、决心和部署,即仅停留在毛泽东“对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考”的结果方面,而未曾反映其另一方面,即“周到和必要的侦察”方面。连毛泽东这样的战争指导大师,都强调战争指导中的“周到和必要的侦察”,我们岂能忽略这一面呢?而忽略了这一面,也就势必影响到对历史的全面的准确的深入认识,无形中神化了历史的主人公。故对直接服务于毛泽东在长征中用兵的“周到和必要的侦察”问题,仍是长征历史研究和宣传中必须补充的一个侧面。   军事的“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包括敌情、地形、道路、气象、水文、人文等等。其中,以敌情侦察最为主要,最为复杂,也最为困难。本论将着重述评情报怎样成就毛泽东用兵如神,揭示情报对战争指导的重要意义。   一、敌军的企图和部署我了如指掌,按原计划西去就有被敌截击于湘江东岸的危险,博古、李德却听不进毛泽东、彭德怀的出奇兵建议,结果导致中央红军血染湘江。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开始战略转移,21日至25日突破敌在赣西南的第一道封锁线。期间,红军情报部门将几天来侦察到的,位于中央苏区的敌“围剿”军中央军和位于赣江以西的敌何键湘军详细到每一个师的动态,作了综合通报。此后几天,又不断报告与我行动关系密切的敌军调动情况。11月上旬,中央红军通过敌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蒋介石判断我中央红军将沿此前红六军团西征路线战略转移的企图,于1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组织指挥“追剿”。13日,何键拟定“追剿”计划,将所部和中央军薛岳、周浑元部共16个师划为五路,企图在白崇禧桂军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一线的配合下,将中央红军围歼于湘江和漓水以东地区。11月23日申时(15至17时),何键向各军下达“不失时机尾匪追击并应增强湘水上游防线、衔接桂军,防匪逸窜” 电令。红军情报部门截获何键的这个电令,并于24日22时30分通报全军。   何键23日电令中,敌对我军企图、各军团位置的了解十分准确;对其企图、各路军位置和任务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敌情了如指掌,我情暴露无遗,警告我前程险恶。如果我军按计划从兴安与全州之间过湘江,就有被敌截于湘江东岸而遭围歼的危险。   我军该怎样应对?   早已被排除出中央红军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在中央红军进入湘南期间就提出,我军应在湘南之广大无碉堡地域打一仗,乘敌“追剿”军各路尚未到位不能协同作战之机,击破其一路或一部、迟滞他路他部行动,打乱其“追剿”计划,挫败其“追剿”锐气,视战况发展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早已被免去中革军委副主席职务的任红三军团长的彭德怀,也提出一个方案。即:由他率领红三军团突进湘中,出击湘潭、宁乡、益阳,威胁长沙,迫使何键“追剿”军两面作战,以掩护我主力进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带,恢复稳定,创建苏区,粉碎敌之进攻。   如果采纳上述两案的任何一案,或者综合,中央红军都可以避免与强敌在湘江的不利遭遇。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控制着中央红军指挥全权的博古和李德,这时已变成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畏敌如虎,根本不敢与敌在湘南一战,或以红三军团突进湘中,而是一味命令那按“大搬家”编组的各部和机关纵队加速西进,以求抢在敌各路军追上和桂军北上封闭湘江渡口之前,渡过湘江。其结果,就是史书上记叙的中央红军血染湘江。   回顾这个惨痛的教训,不能不令人感叹:在愚蠢的指挥员面前,再准确及时的情报,也不过是废纸一张。   二、面对着敌张网以待,中央政治局和红军高层领导的多数人,再也不能容忍博古、李德的愚蠢。中央红军按毛泽东的意见放弃北上湘西计划转进贵州,避开了覆灭的命运。   1934年12月上旬,浴血于湘江后的中央红军进入五岭的最后一岭越城岭。国民党“追剿”军总司令何键,没有令所部尾追,而是立即将原五路“追剿”军重组为两个兵团,令湘军组成的刘建绪第一兵团主力,到新宁、城步等待红军出越城岭北麓通道北上湘西;令中央军组成的薛岳第二兵团,前出武冈进入会同,协同第一兵团将我红军聚歼于北上湘西途中。8日,红军情报部门报告,刘建绪兵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