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docVIP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doc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   [摘 要]文章主要回顾了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进程,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和改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介绍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及国内大中城市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巨大变化展望了国内城市配电网改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消弧线圈;单相接地故障   中图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34-01   0 引言   我国10kV配电网的中性点一般均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近年来, 随着城市配电网的高速发展,网络结构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配电网中电缆线路的比例逐年上升,使系统的电容电流数值大幅度增加;其次是配电网中的谐振过电压频繁出现,曾引起一些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和避雷器爆炸等事故;加之有些城市高压架空配电线路发生一相断线事故,由于线路不跳闸,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等。由于城市电网迅速发展,电缆线路逐渐增多,加之从国外引进的一些只相当于我国6KV的低绝缘水平的电力电缆设备,使得架空线断线的危险系数增大,考虑到电力设备安全人身安全,一些电力部门尝试着将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改成低电阻接地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照搬照套使得技术上造成了混乱。由于技术不当造成了资金大量花费,还会增加线路故障率增大。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选择哪一种接地方式,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特点、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技术要求、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过电压水平、人身安全、对通讯的影响以及运行经验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加以确定。   1 我国城乡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概况   1.1建国初期,我国各大城市电网开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将遗留下来的3 kV,6 kV配电网相继升压至10 kV。解放前我国城市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直接接地和低电阻接地方式都存在过,10 kV电缆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电缆接地、经电抗接地3种方式并存运行至今,10 kV系统中性点低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接地,35 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低电阻接地2种方式并存至今。从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我国逐步改造为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这种情况在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中规定得很明确。   1.2 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10 kV配电网中,电缆线路增多,电容电流相继增大,而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消弧线圈调整存在困难,当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间一长,往往发展成为二相短路。   1.390年代对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DJ7-79 )进行了修订,并已颁布执行,在新规程中,有关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规程中规定3―10 kV配电网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 A时才要求安装消弧线圈,新的规程将电容电流降低为大于10 A时,要求装消弧线圈。   根据国内已有的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的运行经验,对6一35 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作为一种可选用的方案列了入新规程。   (2)对于6和10 kV配电系统以及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较小时,将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也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列入新规程。   2 中性点接地消弧线圈存在问题分析   现有的有关规程对消弧线圈应用的规定,仅适用于不带电调整分接头、不能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这种消弧线圈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电缆网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多为永久性接地,不会自行熄弧,这是由电缆结构决定的。   (2)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如果继电保护仅动作于信号,不能有效地指出故障线路而只能靠人工逐条拉线路来检出实际故障线路,则在试拉期间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位长时间升高(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以及将线路逐条拉合闸时残流不断变化并大于原来调谐值,由单相接地发展为相间短路或异相接地短路,将扩大停电范围。   (3)排管或隧道中的电缆,长期接地运行,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积聚,很可能会引起火灾。   (4)电缆电容量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必须由消弧线圈补偿以限制接地电流,消弧线圈设计按相电压运行,而接地电容电流按线电压变化,因此按某一额定电压整定的残流在系统电压有偏移时,残流就起变化。此外在日常停电检修或负荷切换则使系统的电缆长度变化时,须调整消弧线圈分头位置,由于电网大,操作多,这种日常调整工作非常复杂繁重。特别是当有些消弧线圈装在二次变电站有关馈线拉停时,就无法调谐,使系统运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   (5)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产生高倍数过电压,因此对设备绝缘水平要求较高。我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