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于斯《水象》中的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于斯《水象》中的意象.doc

谈谈于斯《水象》中的意象   摘 要:意象是组成诗歌最细小的单元,意象的具体化是诗歌创作最必不可少的环节。西藏诗人于斯创作的《水象》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诗作,其中糅合了很多的意象,诗中意象的具体化给予我们诗歌创作很多启示。本文以《水象》为例分三点浅谈诗歌意象如何具体化,最后归结为一个结论――诗歌意象的具体化归根到底还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具体化。   关键词:意象 具体化 《水象》    《水象》是西藏诗人于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组长诗,其中的意象创造既密集独特又颇让人难解。本文即结合有关方面的认识谈谈其中的意象。    关于诗歌的意象,我国古代就形成了自己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有“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钟嵘的《诗品?缜密》认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古诗中也流传了很多为人所熟知的意象,比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当然,新诗的意象与古诗还有所不同,古诗意象更为客观,诗人的内心情感更加隐匿,新诗的意象一般没有古诗那么“客观”,它不仅选择,而且往往还把它槌扁、拉长,让它更强烈地显示内心的图景,成为一种既取象于外又与外象有距离的、变形的内视象。③比如《水象》一诗“从湖面上唤出的仙女/熠熠闪烁!是灵气在燃烧,使我与梦幻同歌/‘这如此微茫、寥廓的时刻。’/群鸟翩飞,树木寂静/她的光倾刻主宰了拂晓的万物/如日出的震颤,传遍峡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仙女这一意象的热烈赞美与爱慕之情,与古诗中诗人情感大多似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相比,《水象》中的意象更多地寄托了诗人浓密的感情。   《水象》全诗分六个章节:一、序曲:虚幻之光;二、少年之殇;三、缺位之图;四、青年之仪;五、水象:虚构之船;六、尾声:女中之女。《水象》恢宏磅礴的气势,热情奔放的情感,出神入化的想象力都是很吸引人的华彩之笔,但真正打动人的还是诗歌中纷繁交织的意象透露出的迷恋、爱慕、焦灼、忧愁、热情。意象作为诗歌创作中最细小的构成元素,对其化用的成功与否是形成一首好诗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象》就是一首将意象具体化的优秀之作。要知道如何使意象具体化,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意象,粗而论之,意象无外乎是意与象的结合。细细理解,意象之说即作者的情绪和欲表达之意在具体物象中是否能完美体现和寄寓,如以秋之落叶写人之伤感,以波涛之壮观写人之豪情,皆为得体。若以红日写人之惆怅,除非别有所指,否则实非确切。由此再言,所谓意象即作者主观情志的外化,是主客观的统一。一般来讲,诗人选择的具体意象与其所欲表达的情志之所以可以相融,本质上是由于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通之处。比如秋之萧瑟与人心情之悲凉有着情境的一致性,柳枝低垂与人惜惜相别时的情貌有所吻合,孤雁彷徨、月下凉井与游子异乡思亲之情可相仿佛,等等。总的来说,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意象是有着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不过,意象的这种稳定性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的具体运用总是与一定的情境背景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相关。因此,意象也是极富创造力的。美国意象派大师庞德曾有这样的论述:“意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个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 ④一首有意境的诗歌得益于意象的创造和具体运用。在新诗创作中,意象的具体化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既然称之为意象,首先必是某种具体的、可感知的物象,我认为意象的具体化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情感的关系;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三是意象的组合。而这三面在于斯的《水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一、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情与景的关系。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能够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诗作是我们所认可的好作品,比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中夜的意象既具有夜黑而冷峻的特点,同时又隐含着诗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从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使人们在体悟到诗中意象创造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其情感的沉痛。与之类似,于斯的《水象》也有这样的意象表现。如“沉默的岩石吸收着热量,不知道何时爆发,/更沉默的鱼,痛苦的扭曲身子;/有一只贝壳眨了眨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是出自《水象》第四章《青年之仪》的结尾几句,诗中的岩石、鱼、贝壳都是沉默的,但又不会永远沉默,它们都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这些意象的沉默映衬着青年的沉默,他在朝圣的路上历经磨难,甚至“死过三次”,但还是“放不下心中的雷霆”,沉默是暂时的,他在沉默中思考、怀疑、赞颂,怀抱着对央金玛的崇敬热爱,他终会重新走上追寻之路,这就是一个青年之仪。读者可以从众多的意象中体味一个青年人饱含辛苦的爱。    又如第六章《女中之女》的开头“……那么,这就是最后的高原之夜!/黄昏,如白昼尽头蹲伏的一只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