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影响股骨近端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影响股骨近端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姜自伟,黄 枫,郑晓辉,虎群盛,庞智晖,周广全,李 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
引用本文:姜自伟,黄枫,郑晓辉,虎群盛,庞智晖,周广全,李悦.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影响股骨近端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4):6599-660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44.009 ORCID: 0000-0001-5277-6757(姜自伟)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该髓内钉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基础上改良设计的新型髓内钉,该钉集中了微创、中心固定、防旋的优点,其同时克服了股骨近端髓内钉多技术上的缺陷。头颈钉的螺旋刀设计,在打入的过程中刀片的宽大表面可以旋转进入,从而尽可能地挤压骨质,在松质骨中具有很好的把持力。
动力髋螺钉:该钉板系统是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依据股骨近端解剖而设计的由股骨近端外侧钢板及头颈螺钉组合成的内固定系统,属于偏心固定装置。骨折固定后随着折端的加压和骨吸收,头颈钉会向后滑动,从而促进骨折接触,减少因应力集中出现的头切割现象。
摘要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方式的力学特点一直是有限元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对于股骨近端张力及压力侧对比研究较少。课题组研究发现,股骨近端应力带的分布是研究骨折及内固定设计与使用的重要依据。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髓内及髓外固定对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影响。
方法:通过对志愿者股骨CT扫描,Mimics建模,模拟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动力髋螺钉固定,模拟双下肢负重时股骨近端的应力状况,运用Abaqus 6.13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并对不同固定方式下股骨近端、固定器械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均小于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近端的应力更加趋向于生理状态;②结果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具有更好的力学优势,髓内固定有利于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保护。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骨植入物;股骨转子间骨折;张应力;压应力;有限元;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股骨;骨折;应力,物理;有限元分析;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0379);广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1563000664)
Different fixations fo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ffect proximal femur stress: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iang Zi-wei, Huang Feng, Zheng Xiao-hui, Hu Qun-sheng, Pang Zhi-hui, Zhou Guang-quan, Li Yue (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medullary and intramedullary fixations for treating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hot research of finite element, but there was few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ension side and pressure side of proximal femur. In our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ess zone was important indication to researches o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d internal fixation desig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ramedullary and extramedullary fixations for treating intertrochant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英语真题.pdf VIP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友谊的真谛》课件.pptx VIP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汇.doc VIP
- 河惠莞高速公路TJ12标高陡路堤及深挖路堑监测方案(最终版).doc VIP
- 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承台及系梁施工方案.doc VIP
- 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TJ1合同段桥梁桩基检测施工方案.doc VIP
- 高中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讲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pptx
- 2000个英语单词带音标(1).docx VIP
- 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预制梁架设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