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间化合物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间化合物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pdf

180 材料工程/2006年第十三届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会论文集——————————————————————————————————————————————————————————————、 金属间化合物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Recent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onstitutive Relations for Intermetallics Compounds 陶永昌,崔海涛,温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南京210016) TAO Yong-chang,CUI Hai—tao,WEN Wei—dong (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力学学者研究金属问化舍物常采用的几种本构关系模型,最后对前人的研究工作加以总结 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间化舍物;本构模型‘进展 Abstract:Recent developments of study of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aearchers Oll constitutive rela. tions for intermetallics compounds are summarized At last,some problems to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Key words:interrnetallics compounds;constitutive models;recent progress 金属间化合物(IMC)及以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的 台金或材料是当前正在发展的一类新型材料。金属间 化合物是指金属元素问、金属元素与类金属元素间形 成的化合物“]。 处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金属间化台物是当前各国 材料科学工作者和航空航天工业设计使用部门热衷的 尖端技术之一[2。】。为满足航空发动机不断增加的 “三高”(高增压比、高推重比、高的涡轮前温度T3)性 能要求,应大力发展高温、高强、抗蠕变、抗疲劳、抗氧 化的高温材料,而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高熔点, 及良好的塑性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有待开发的新型 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而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 重视‘“。 虽然金属间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研究人员的 重视,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集 中在为了提高结构的性能并解决该类型化合物所共有 的缺点,即如何提高室温塑性等方面。而对该类型的 化合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预测其强度、刚度等力 学性能方面研究较少,没有提出通用的预测模型。本 工作重点就力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金属间化合物率构 模型的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做详细阐述。 1金属问化合物本构模型的研究 1.1正弦双曲线Arrhenius-type模型‘‘_’1(1995) z.J.Pu等[63通过对典型的Ti-Al合金和台B作 为微合金单元的Ti-A1合金在四种不同的试验环境下 傲了压缩实验,即四种不同的应变速率:1,0.1,0.01, 0.001S~,应变大概为0.5,四种温度状况为:1000, 1080,1170X2和1250℃,获得了T}Al合金的应力一应 变关系曲线。 为了使得本构模型更加准确,Z.J.Pu等提出了一 种包含应变速率、温度和应变量在内的本构模型用来 描述T÷A1舍金的热变形。 通常,有三种本构方程广泛应用于描述应力、温度 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其形式分别如下: ;=Aexp(no)exp(一嚣) (1) 舀觞exp(一品) (2) ;=Asinh(aa)‰p(一导) (3) 上式中:A,A’,∥和a是材料常数;n,n7和n”是与应变 速率相关的常数;Q是变形能;R是气体常数;d是应 变速率;T是绝对温度。 以上本构关系通常用于分析稳定的流变应力数 据。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本构方程只是描述了应变速 率以及温度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而没有涉及到应变量 级。为此,2.J.Pu等主要选用公式(3)这一双曲线方 程,因为前两个方程是第三个方程的特殊形式。 对(3)式两端取对数; 盒属同化舍物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181 In(e)一ln(A)+nln(sinh(∞))一番(4) 对于一个给定的温度和应变,ln(sinh(aa))相对 于I/T的斜率用参数m—l/n表示,其中n是应变速 搴敏感参数。因此,(4)式变为: Q_勋笱尹 (5) 一定的应变速率下,In(sinh(act))相对于1/T的 斜率与温度敏感系数T,相关,利用TP和n可以获得 能量Q。 p=砩+exp(~K;(£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