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的艺术——《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构与叙述声音.pdfVIP

颠覆的艺术——《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构与叙述声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颠覆的艺术——《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构与叙述声音.pdf

颠 覆 的 艺 术 — —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构与叙述声音 王晓英 内容提要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不仅表达 了颠覆西方社会 白 人中心论和父权制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形式上,也显示了颠覆传统叙事手法的诸多特 色。本文试借助传统叙事学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观点,从叙事结构和叙述声音两个 方面对小说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作家如何运用各种叙事手段来表现意识形态,以及这 部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父亲的微笑之光》 叙事结构 叙述声音 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 1998年发表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进一 步深化了作者在《紫色》中所表现的揭露美国 黑人父权制思想戕害黑人女性及探求美国黑 人民族完整生存的主题,但在文本的写作技 巧上却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创新。小说描 写了一位黑人父亲的亡灵,在阴间目睹了女 儿们的生活,从而得知自己生前对女儿施以 暴力给她们心灵造成创伤,于是痛悔并与女 儿的灵魂和解的故事。国内对于这部小说的 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论述大多围绕作品的 思想主题展开,①许多评论者都注意到这部 作品在意识形态上所具有的颠覆性色彩:“作 家不遗余力地以激烈的言辞和摧毁一切的姿 态颠覆了西方中心论赖以生存的种种话语空 间,迫使读者重新审视后殖民时代的种种问 题。”②而书中涉及到的同性恋主题则被认为 是对父权社会“性政治”秩序的颠覆,“与其说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一部女同性恋宣言还不 如说是一部宣扬两性平等和谐的宣言书,它 以一种原始民族的信仰之说瓦解了西方父权 制下的男女间的二元对立观。”固然而事实 上,作品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这种颠覆 性,在叙事艺术上,也展示了颠覆传统叙事手 法的诸多特色。本文试从叙事结构和叙述声 音两个方面对小说体现在写作艺术上的颠覆 性进行分析,探讨艾丽丝·沃克如何借助各种 叙事手段来表达 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期揭示 该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 、叙事结构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框架很是独 特,小说由三个部分四十七个长短不一的故 事片段(章节)构成,它们之间的区分主要在 于叙述视角的不同,不时会出现叙述者的突 然转换。譬如,小说开始于父亲亡灵的独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艾丽丝·沃克与当代美国女性 文学研究”(编号:OlEwwoo1)的成果之一。 · 73 · 当代外国文学 No.1,2006 叙述的是人到中年当作家的女儿苏珊娜当前 的生活情形。第二章依然是父亲亡灵的叙 述,但场景却转换到了40年前一个位于墨西 哥穷乡僻壤的孟多人部落,读者看到的是一 个来自美国的黑人牧师家庭的生活片断。到 了第三个章节,第一人称叙述变成了大女儿 麦克德琳娜的回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 对年轻人凄美的爱情悲剧。在接下去的章节 中,不断出现变化的叙述者、变化的内容、变 化的场景和变化的聚焦人物。简而言之,故 事场景的迅速切换,叙述视角的不断变化,是 这部小说主要的叙事结构特征。然而,尽管 叙述视角多变,故事情节零散,但它们同时又 构成了一幅赫然可辨的颠覆白人中心和父权 制社会结构的主题图案,并且,由于父女关系 始终是一条主线统筹着全局,整个叙事结构 形散而实不散。作家正是运用了片段的故事 叙述,拼贴的合成方式,加快了叙事节奏,有 效地将一个历时40多年的家庭历史和众多 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内容所折射 出的丰富的思想意蕴,浓缩在了一个相对短 小的文本之中。 多元视角的叙述,犹如多声部的合奏,构 成了该作品叙事结构上的复调特色。书中七 个主要叙述者轮番或穿插发言,彼此保持距 离,甚至对同一件事情做出完全不同的叙述。 如父亲鞭打麦克德琳娜这一暴力事件,父亲 的叙述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我跟她谈 了”④。而麦克德琳娜的叙述却如此沉重: “他把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刻夺走了。在那 一 刻,我的生命之花不仅对家人、对朋友,也 对我自己绽开怒放。在那一刻,我懂得了我 的生命该由我自己来主宰。他夺走了那一 刻,还把它撕成千万片。”⑤这种不同叙述视 角产生的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父权制社会 的罪恶,在读者心灵上产生了震撼的效果。 而复调的叙事结构还体现了一种对话 性。事实上,对《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叙事结 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层次的对话。 · 74 · 首先,从叙事的表层结构看,这部小说主要由 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场景而非故事情节构成。 大量的对话和不断变换的场景是组成小说的 基本材料,如艾琳与苏珊娜在教堂里关于历 史上西方世界女性深受男性暴力戕害的对 话,麦克德琳娜与父亲在寓所关于父女关系 的对话,父亲的亡灵与马努列多的亡灵之间 关于西方宗教谎言的对话等。此外,各种人 物思想的变化也是以相互间的对话作为催化 元素的。然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