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断 章 同学们,一部数千行的长诗可以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一首仅有几行的小诗却可以绽放永恒的艺术光彩。有这么一首四行小诗,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悠久生命的律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卞之琳的《断章》。 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凝练、含蓄且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2.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重点)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曾用笔名季陵。中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断章》是其不朽的代表作。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所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断章”即由此而来。通过两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抒发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中。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赋一片轻喟, 今朝收两朵微笑。 赋一支镜花, 收一轮水月, 我为你记下流水账。 原诗下半章如下: 欣赏视频,回答后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四行诗中一共描写了几个镜头? 【提示】一共描写了四个镜头。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是看风景的主体。镜头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里的“你”成了镜头中的客体。镜头三:描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从虚构的角度,写“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对象,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描写的对象有:人、桥、楼、明月、窗子、梦。 作者通过以上描写对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看”与“被看”的风景图。 3.有人说《断章》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请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示例一: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所以,这是一首爱情诗。 示例二: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着重在“相对”的哲理性思考上。该诗为我们展现了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这一深刻哲理,通过几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从而表现了一种人世间的关联性。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提示】你看落日,落日回顾远楼,远楼有人在念你,透过这种客观的描述,我们看到了一幅朦胧的画面。你痴痴地凝望落日,而落日回顾远楼,说明他也不忍骤别。友人在楼上正念你,使得思念的连环套接了起来。 诗的第二节,和第一节的结构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时间。白天的思念,变成了月夜的梦境。诗的境界由此更加幽深。 如何理解主题“连环”所表达的含义?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续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大致相同。 一瓣瓣雪花,装饰了整个世界;一棵棵小草,绿化了无边的大地; ; 。 答案(示例):一屡屡清风,抚摸着寂寞的心灵 一条条溪流,流淌着连绵的山峰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果你是诗中的那个“你”,你会有何感想?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五备课 2010全国作文.doc
- 高中语文必修五备课 2010学年必修五课文复习设计.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备课 2011年浙江省测试卷.doc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物种起源》绪论.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逍遥游》.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斑纹.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报任安书(节选).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报任安书.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陈情表.ppt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课件--记念刘和珍君 c.ppt
- 2025年5G网络覆盖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报告.docx
- 2025年5G网络覆盖与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报告.docx
- 文旅景区2025淡季游客体验提升方案报告.docx
- 建筑装饰行业2025年市场细分领域发展趋势及挑战报告.docx
- 结构力学基础概念:静定结构:结构力学基本假设.docx
- 2025年5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潜力分析报告.docx
- 电商增长引擎2025:户外运动品类运营案例解析与爆款孵化全案.docx
- 2023年MBA面试题目集锦.pdf
- 电竞行业2025商业化战略布局与未来十年市场动态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5G网络在远程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2026-2032年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