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80后文学的“另类写作”.pdf
论8O后文学的 “另类写作
口江 冰
在传媒呼风唤雨的时代,“另类”大行其 道。大众传媒的过度曝光,使“另类”不但消 退了神秘的色彩,而且由于司空见惯反而变 得不那么“另类”了。传媒近于疯狂地对“另 类”进行抽脂整形美容,炫眼夺目般的包装, 流水线式地成批生产,使之迅速走向市场指 向利润的同时,导致肤浅化与消费化。“另 类”正在成为一个“语词陷阱”,其意义的捉 摸不定,使我们不得不怀有戒心。由此看来, 将80后文学的部分作品归类为“另类写 作”,是不是多少也有些理论上的风险呢? 还是让我们开始一次尝试性的探讨吧——
一 、 另类是什么?
另类是什么?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类首先是一种“出格”的形态表现。 在充斥传媒的“另类服饰”、“另类化 妆”、“另类艺术”、“另类音乐”、“另类建 筑”、“另类文学”名目下,各种奇异的表现形 态纷纷亮相,它们一个共同点就是“出格”, 反常规、反传统、反主流社会。它们剑走偏 锋,逸出轨道,不在人们惯常视野中,甚至挑 战你的接受极限,让你感到新鲜、惊奇、刺激 乃至反感和愤怒,总之一句大白话:他就是有 意“出格”,和大众不一样! 其表现形态也有深浅之分,个体与群落 之别。生活中的一件有意裁剪的破破烂烂的 牛仔服,一个闪闪发光的白金鼻饰,一对超大 型的怪诞耳环,一头爆炸式的染红短发?? 可以视作个体与浅在的表现形态;蓬乱的、染
成黑色或彩色的短发,褴褛的、带安全铆钉的 丁字衫,牛仔裤、钢刺护腕,狗的项圈或缠在 脖子上的链条,拿着人标志作为徽章,还有一 只老鼠作宠物??这是朋克群落里年轻人的 装扮。1968年,“嬉皮士”从朋克中出现,他 们更是一反传统服饰,追求怪诞奇特的装扮: 蓬松的大胡子,不论男女,头发都乱糟糟地披 在肩上,佩戴大量首饰,脸上装饰花纹??这 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年轻人的群落, 他们显然拥有较个体更为鲜明的群落特征。 另类其次是一种观点和精神。 无论是上世纪被官方及文化界命名的 “垮了的一代”的英国青年,还是遍及欧美各 国的朋克或“嬉皮士”群落,他们的意义绝不 仅止于表面的装扮,而是拥有他们有别于主 流价值观念的一整套另类的标准和规范,说 穿了,也就是一套非主流的、另类的价值观念 和文化精神,是以他们殊异的生活方式昭示
一 种另类的精神。 另类同时也是一种时髦和时尚。 由于时髦、时尚本身吻合了人类亘古不 变的逐奇求新的心理,因此,凡是文明历史以 来,崇尚时髦的欲望历久不衰,时尚的表现也 是层出不穷,其中另类的成为时髦、时尚的重 要内涵和主要支撑。回首历史,逢天下大乱 纪纲紊乱之际,遇社会进步自由宽松之时,就 “另类”蓬勃生长的大好机会。中国古代社 会所谓“乱世冠巾杂”与“盛世奇妆出”,都是 很好的例子。到了现代,由于看中时髦、时尚 的消费性与商业价值,“另类”更是借东风扶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I20O5/4
摇直上,飘荡于消费的天空。看看来势汹汹 的互联网,就是另类起舞的最佳空间之一,另 类借助各种传播力量,在市场利润与人类心 理的牵引推动下,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黄金 时代! 简而言之,另类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表现 形态,是一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概念,但其 本质精神是共同的,即保持与主流、传统不同 程度的对立,包含有挑战、叛逆、求变、颠覆、 革命和个性的因素。另类作为一种精神,与 中世纪禁欲主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 主义、青年文化与青年运动,都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归宿有三:或短命消亡,或融人主 流,或挑战成功蔚为大观。其对人类、对历 史、对文明的影响,或消极、或积极、或难以界 定,或兼而有之。我认为,从“另类拉动观 念”的角度看,另类一不可无,二不嫌多。说
. 偏激一点,另类不但拉动观念,同时拉动历 l 史。
I 二、 80后文学的另类表现
80后文学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 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学的多种创作观念与作品 形态,论它的“出格”明显可见,在80后文学 系列之首,我对韩寒、春树等“另类”作品的 定义为:“带有年轻人叛逆精神的作品”,“属 于所谓青年‘另类’文化和叛逆精神的偶 像”,“说通俗一点,‘坏孩子’是另类,基本归 属80后”。 半年后的今天,随着80后写手 队伍的分化,命名的严格区分已不那么重要, 因为无论是“坏孩子”,抑或是“好孩子”,依 据上一节的理论判断,80后的作品普遍具有 别于主流文学的“另类”因素。不妨从以下 几个关键词人手,结合文本探讨80后文学的 “另类”表现。
一 是“焦虑。凡是带有自我倾诉型的80 后作品,大多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焦虑,一种发 自内心出于生命体验的焦虑。春树的两部长
篇最为典型,《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 乐》显然带有自传性质,对于这一点,春树在 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