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 专二 课时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高考历史 专二 课时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 专二 课时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防范 课时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前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斗争。从三元里抗英到左宗棠收复新疆,从黄海海战到义和团运动,打击了侵略势力,捍卫了民族尊严。 请思考: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何共同之处?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标解读 1.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英勇事迹。 2. 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元里抗英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可归纳为四个“一” 一场战争:鸦片战争。 一个国家:英国。 一个特点:自发性。 一种精神:爱国主义。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图示法理解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一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特点 (1)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1900年6月担负起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义和团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 (2)分散性。义和团运动始终是各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领导。 要点精析 3.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重难点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从主观上看:清朝封建统治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或战和不定或片面求和,组织抵抗不力。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 2.从客观上看: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与英国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末已成为亚洲的强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实力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史料一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提到:“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导读:史料反映出中国军队军纪败坏,缺乏训练,装备低劣,毫无战斗力,无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这是清朝腐朽统治在军事上的具体表现。 史料二 中国所制子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甲午战争》 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只八船可用,北洋千里,全资屏蔽,实未敢轻于一掷”。“无论如何,北洋舰队勿得再行出行于山东高角(成山角)与鸭绿江口划线以外。” 导读:史料反映出弹药质量不合格、领导决策人惧战妥协、军队丧失灵活机动作战能力是中国在海战中失利的原因,究其根源,腐朽的封建统治仍是关键。 图1 读图识史 导读: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近代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思考1:三次历史事件反映共同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抗外来侵略。 图2 导读:上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lVlLlSATlON)。 思考2:漫画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与统一 (1)第一次分离与统一 ①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②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1683年康熙皇帝统一台湾。 (2)第二次分离与统一 ①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署《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②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3)第三次分离: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蒋介石败逃台湾,台湾成为国民党负隅顽抗的最后一块阵地,直至今日。 知古通今 热点材料: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2012年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10月9日在湖北宜昌举行,本次会议围绕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湾社情民意的变化,就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进行深入研讨。 思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抗外来侵略,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加以说明。 提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