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总复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课时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名师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考历史总复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课时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名师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总复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课时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名师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2012·海南卷)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 答案:B 题组二 1.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A 2.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答案:B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题组三 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 答案:A 2.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威海卫和刘公岛,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所以经分析此役的影响应该选择A项。 答案:A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课时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列强侵华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与侵华特征的关系、列强侵华的双重性影响。 2.从命题的角度看,着眼于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及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向瞭望 课标要求 最新考纲 基 础 知 识 整 合 知识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背景: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尤其是英国率先完成________,想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________。 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改变中英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中国__________。 ③导火线:__________。 工业革命 原料产地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2)经过:_____年6月爆发,1842年8月英国侵入________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 (3)结果:《__________》及附件的签订。 ①开放_______、福州、厦门、宁波、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________给英国。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__________协定。 ④列强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 ①中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完整遭到破坏。 ②中国被迫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0 南京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