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生理活动规律与温血动物相似,而维持其离体组织正常活动所需的理化条件较简单,易于建立和控制。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可兴奋组织,将其置于人工配置的任氏液中,兴奋性在几小时内可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蛙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和研究兴奋、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的生理现象和过程。
神经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引起受支配的骨骼肌产生动作电位,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引起骨骼肌收缩。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的收缩强度也随着增加。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暂而有效的刺激时,可产生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若给肌肉相继两个有效刺激,且使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小于该肌肉单收缩的总时程。则引起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出现一连续的收缩,称为复合收缩。当骨骼肌受一串有效刺激时,若刺激频率较低,则肌肉的反应表现为一连串单收缩,若刺激频率逐渐增加,肌肉收缩反应可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药品与器材]
青蛙或蟾蜍、常用手术器械(包括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固定针、锌铜弓、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任氏液
RM6240计算机采集系统、JZ100型张力换能器(50 g)、支架、一维位移微调器、肌槽、双针型露丝电极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制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 毁脑和脊髓
取青蛙一只,用纱布包裹青蛙的四肢和躯干,露出头部。用左手握住青蛙,并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前端沿中线向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处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个方向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如探针确实在颅腔内,可感觉出针在四面皆壁的腔内。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入椎管,以确坏脊髓,要确定脑和脊髓是否完全破坏,可检查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是否完全消失。
2) 剥制后肢标本
自青蛙的两侧腋部以下完全剥离皮肤(注意:可事先剪去尾椎末端及汇殖腔附近的皮肤,使剥离更容易)。而后倒提蛙腿,使其头部向下,用手术剪横向剪开腹部肌肉,看清脊神经后,用粗剪刀剪断脊柱(注意铁损伤坐骨神经)。把标本浸泡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继续下面的步骤。
3)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游离坐骨神经。取其中的一支蛙腿,将标本仰卧位置于蜡盘上,使其充分伸展呈人字形,用三根大头针将标本钉在蜡盘上。然后再用玻璃分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腘窝胫腓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腱。自上而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
4) 分离腓肠肌
用玻璃分针或镊子分离腓肠肌和跟腱,并穿针结扎。在结扎远端用粗剪刀剪断跟腱,左手执线提起腓肠肌,用手术剪减去其周围联系的组织,但保留腓肠肌起始点与骨的联系,注意切勿损伤支配该肌的神经分支。
5)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已经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干净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 cm处剪断股骨。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标本放在盛有新鲜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待用。
6) 标本活性检验
用手术镊轻轻提起标本的脊柱骨片,再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刺激神经。若腓肠肌迅速发生收缩反应,说明标本机能良好,制备成功。应及时移至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供实验所用。
1. 固定标本并连接装置
1) 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所带的股骨断端固定于肌槽的骨头固定孔内。
2) 腓肠肌肌腱上的扎线和张力换能器金属弹性梁臂上相连。
3) 然后将标本的坐骨神经干搭在肌槽的电极上,电极接头与一根与刺激输出线相接,传导刺激信号,另一根与输入线相接,通入输入信号采集装置,记录神经电位。
4) 利用一维位移微调器调节扎线的张力,不可过松或过紧,使肌肉自然拉平为宜。(保证肌肉一旦收缩,即可牵动张力换能器的金属弹性梁)。
5) 将双针形露丝电极置于腓肠肌表面,通过信号输入线接通入肌电信号通道。
6) 完成装置,整体效果如图1所示。在记录肌肉收缩与神经电位、肌电的时相性关系时,肌电电极和神经电极都需输入信号采集器,记录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时,上述两电极不必接入信号采集器。
2. 实验观察记录与探究
1) 骨骼肌电兴奋与收缩的时相关系探究
a)固定蛙的腓肠肌标本后,连接好仪器,打开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开始实验。
b) 选择单刺激,调节刺激强度为阈上强度,扫描速度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