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37张).ppt
艺术特征——写意性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做』功的基本表達形式——手法、眼法、身法、步法 特点:不用實物而要用虛擬動作 手法:開窗、關窗 的動作 眼法:撲蝶的動作 身法:騎馬的動作 步法:走俏步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宋德珠张君秋毛世来李世芳 四大名旦 四小名旦 《同光十三绝》:描绘了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四郎探母》杨延辉)。 *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程标准: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你知道为什么把戏曲称为“梨园”吗? 唐代华清宫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一、戏曲的起源 1.原始社会——傩(萌芽) (1)是什么:原始宗教歌舞,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 (2)为什么:上古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生存环境恶劣。人们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和狩猎胜利。 (3)怎么样:蕴含着戏曲的萌芽。 “傩”字的另外写法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 ——《说文解字》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一、戏曲的起源 1.原始社会——傩(萌芽) 2.战国——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戏曲元素 3.唐代——“梨园”、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由此可知梨园为唐代玄宗时宫廷所设的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南戏——赤桑镇 一、戏曲的起源 4.宋代——初步形成 (1)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吸取前代优秀成果。 (2)形成: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 (3)特点及成就:浙江一带流行“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材料: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以广其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恶霸和尚治罪。 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哪个阶层?有何社会功能? 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者也。——王国维 宋代·勾栏百戏说唱图 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称:临安市民“深冬冷月无社火看,却于瓦市中消遣”。《东京梦华录》中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可以想见,当年临安二十几个瓦舍里,约有上百个勾栏在演出,每个勾栏里有上千或数百个观众在看戏。粗算一下,当年杭州城里每天的戏剧观众可达2万至5万人,一年观众累计达700万到2000万人次。 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请问: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这两幅图反映了那一戏曲种类? 观察:元朝的娱乐场所 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划分 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9课 登岳阳楼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十单元 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59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1.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2.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10课《人间词话》十则 教案5.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课 求谏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课 求谏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课 求谏 教案2.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课 求谏 教案3.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8课 《天工开物》两则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39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61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件(66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117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23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24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35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36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39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件(50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