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 教学案.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 教学案
(第三课时)
【学法指导】
《屈原列传》虽属史传文章,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我们学习这篇列传,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夫对话等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来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学习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自主学习
课前自读课文4-10段,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江滨 ( ) 渔父 ( ) 三闾大夫( )
啜 ( ) 弹冠 ( ) 怀瑾握瑜( )
自令见放为( )
2.解释加点字
子非三闾大夫欤 ( )( ) 自令见放为 ( )
新沐者必弹冠 ( ) 葬乎江鱼腹中耳 ( )
安能以皓皓之白 ( ) 遂自投汩罗以死 ( )
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 )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竟为秦所灭 ( )
3.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被发行吟泽畔 ( ) 是以见放 ( )
不凝滞于物 ( ) 而自令见放为(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合作探究
1.文章第11节,记叙屈原与渔夫的对话,写出了几种人生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二人的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及政治倾向。
渔父:对人生、世事均不要太过认真,太过执着,最好得过且过,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与世推移。
屈原:绝不苟且,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文章第12节又提到了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有什么作用?
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3.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求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义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4:第2单元-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件(40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4:第3单元-第11课 圣雄甘地 课件(36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4:第3单元-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课件(35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4:第3单元-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课件(38张).ppt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一单元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 教学案1.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二课时) 教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二课时) 教学案1.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3课 屈原列传(第二课时)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4课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4课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2.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4课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3.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4课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4.doc
- 2016-2017学年度鲁人版必修3 第5课 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