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 第21课《伶官传序》学案2.docVIP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 第21课《伶官传序》学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 第21课《伶官传序》学案2.doc

《伶官传序》学案 一、学目标:(一)学习根据史料提炼观点的方法(二)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三)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四)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 二、释题:? ????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三、作者简介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有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传中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此外三人则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入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 四、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 强调:矢(shǐ) 盛:shèng(盛衰之理);chéng(盛以锦囊) 函(hán) 五、精读全文并加以评点 1.第1段 方式:学生默读并加以评点,教师巡视全班;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以下各段同此) 重点字词 “盛衰之理”的“理”——命运一般译为“道理”跟下面两句搭配不上,误 原——推究 所以: …… 的原因 提问: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欧阳修写《新五代史》,篇篇都用“呜呼”开头,不大必要请同学们想想本文开头用“呜呼”是否必要? (必要庄宗事业盛衰变化之大、之速,的确能引起人们的感慨,而作者的感慨之情又是贯穿全文的) 附:供参考的评点语:“呜呼”:开头便有感慨之意“‘岂非人事哉”:提挈全文 2.第2段 重点字词??? 告:祭告,祷告??? 盛:装? ???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提问:这段话是承上文哪些字眼说的?(“之所以得天下”)为什么要详写晋王李克用的遗命?(说明庄宗继位后必须承担灭梁的任务,还要打击附梁的势力,这是相当艰难的)下面写庄宗告庙请矢,说明了什么?(说明庄宗不忘父教)如此说来,庄宗“得天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要求仔细分析文中的动词“受”、“藏”、“遣”、“告”等等,其中已寓“‘忧劳”之意) 教师补充:庄宗继位的第二年即出兵败梁军于上党,次年又自将出兵,败梁军于蒙阮;第三年又遣师救赵;第四年败梁军于柏乡以后年年用兵不断,而作者仅用31个字加以概括,这是何等笔力 附评点语:详写晋王遗命,为下文张本?? 将16年征战过程概括无余 “忧劳”二字正寓其中 3.第3段 重点字词????? 夜,东:名作状夜:在夜间// 东:向东 抑 或者? 本—— 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提问:本段是照应开头“所以失之者”的,为什么要先说庄宗的胜利?(运用对比突出其衰败之速)注意“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句,“哉”“也”二字能否互换位置?(不能,前者表示赞扬,后者表示批评) 提问:作者在叙述史实之中加上自己对史实的态度,有什么作用?(由此自然转入议论)教师提示:为文有法,又不可为法所拘,而贵在创奇本段由叙入议,迅速而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