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差异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在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验证中的应用.pdf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18 卷 第 51 期 2014–12–10 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December 10, 2014 Vol.18, No.51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8337
www.CRTER.org
郑景辉,男,1976 年生,
汉族,2010 年湖南中医药
大学毕业,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研究。
doi:10.3969/j issn.2095-4344.
2014.51.026
[http://www ]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4)51-08337-09
稿件接受:2014-11-28
Zheng Jing-hui, M.D., Associate
professor, ICU of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ccepted: 2014-11-28
差异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在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验证中的应用
郑景辉1,袁肇凯2,张敏州1,李 杰2,王丽萍3,宁桂兰4,孙贵香2,简维雄2,黄献平2,刘吉勇2(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
学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120;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 410007;3湖南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怀化
市 418000;4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11)
文章亮点: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冠心病血瘀证的差异基因功能、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蛋白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发
现了差异蛋白基因主要参与 43 种生物学过程、3 种细胞组分、6 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 10 条信号
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发现节点 189 个,路径映射 5 个,节点的功能种
类包括 29 类。
关键词:
组织构建;组织工程;冠心病;血瘀证;遗传;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基因组学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800);广西自然科学基
金课题(2012GXNSFAA05311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PT1219);广西壮族自治区
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2181)
摘要
背景:课题组前期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具有一定的家族
聚集倾向,发现其相关的差异基因与炎症、斑块形成及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
目的:对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基因芯片技术确定的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通过 DAVID 数
据库搜索软件结合 GO 数据库搜索进行注释和富集度分析;KEGG、BIOCARTA、BBIOD 数据库进行信号转
导通路分析;VISANT、DIP 数据库检索蛋白质相互作用。
结果与结论:差异蛋白基因主要参与 43 种生物学过程、3 种细胞组分、6 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 10
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发现节点 189 个,路径映射 5 个,节点的
功能种类包括 29 类。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遗传差异基因的功能、通路以及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炎症反应、免疫
调节、细胞因子趋化、细胞增殖等方面;冠心病血瘀证在多位点、多环节、多种生物学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的复杂病理反应,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对中医证候的机制作出预测,结合进
一步分子生物学验证是一条很好的中医药现代化途径。
郑景辉,袁肇凯,张敏州,李杰,王丽萍,宁桂兰,孙贵香,简维雄,黄献平,刘吉勇. 差异蛋白基因生物信
息学在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验证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