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新观念探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柏拉图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健康概念的发展: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具有活力,潜能得到开发,价值得到实现。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同,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与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多种说法。十标准、八标准、七标准等。 1.有充分的安全感;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切合实际;4.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能适当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人格完整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1)认知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迅速,思维的独立性有所提高,他们思想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并有自己的见解,开始用批评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思维品质的发展不平衡,在认识复杂社会问题时,易出现简单、想当然、主观、片面、脱离实际或偏激固执的不良倾向。 (2)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大学生富有青春活力,对生活充满期待和激情,情感日益丰富,荣誉感、正义感、美感、友谊感等高级情感有很大的发展,但在情感日渐丰富的同时,情绪具有波动性和冲动性,大学生在受到内在需要和外界环境刺激时,情绪会在短时间内由高度的兴奋变得低级消沉,或从狂热转变为冷漠,两极化比较突出。 (3)意志心理发展特点 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大学生能够确立奋斗目标和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能够克服困难,调整行为,表现出较坚强的意志水平,但意志品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不稳定,表现在意志的自制性和坚持性发展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干扰、盲目从众,或有时草率莽撞、虎头蛇尾。 (4)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中学阶段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明显增强。但自身社会阅历和能力上的不足,会在自我意识与发展中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主观我和客观我之间、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成就期望与现实落差之间、自尊和他尊之间、自尊心和自卑感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出大学生自我意识正在走向成熟但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特点。 (5)人格发展的特点 个体的人格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发展进程,大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这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根基。他们在人格发展中有成熟积极的一面,如乐观、自信、包容、信任、勤奋、善良、真诚、热情、合群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地人格问题,常见的如悲观、自卑、苛刻、自我为中心、懒惰、狭隘、虚荣、敌对、冲动、冷漠、孤僻等。 (1)入学适应问题 (2)情绪问题 抑郁 、焦虑、情绪冲动 (3)学业问题 (4)人际交往问题 (5)恋爱与性心理困扰问题 (6)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7)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问题 (8)特殊群体心理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立足整体教育,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三级管理:学院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设立专职心理辅导员;学生会设心理部或学院成立心理协会、班级设立学生心理委员或心灵使者。 (4)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