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本原理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镀部教育训练之 电镀基本原理 目的: 通过对电镀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的介绍,使从事生产的操作员对电镀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大纲 电镀原理 脱脂工序 酸洗工序 镀镍工序 镀锡工序 镀铜及铜合金工序 镀金、银工序 带料电镀工序 后处理 镀层测试 1. 电解池 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与外加直流电源接通 后,强制电流在体系中通过,从而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装置就叫做电解池. 电解液 阴极 阳极 阳极: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进 行氧化反应; 阴极: 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 进行还原反应; 1、1:电镀的含义 电镀: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金属从该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沉积出来,使一种金属表面覆盖上另一种金属。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 比如,镀镍,把零件放入金属镍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以金属镍板作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作为阴极的零件表面就会镀上一层金属镍,而阳极镍板就逐步溶解成镍离子补充到镀液中。在阴极上(零件上)发生镍离子得到电子还原出金属镍,同时还有氢气析出;在阳极上(镍板上)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镍离子,补充到镀液中。 2. 电镀镀层的基本要求 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附着力好; 镀层完整,结晶细致紧密,孔隙率小; 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 具有符合标准规定的镀层厚度,且分布均匀. 2.1、电镀层的物理性分类 按镀层的作用分,可分为 ①防护性镀层,是指应用于大气或其它环境下防止基体金属腐蚀的镀层,如铁件镀锌等。 ②防护装饰性镀层,是指应用于大气条件下,使基体金属既防腐又美观的镀层,如铜件镀镍、镀铬;铁件镀铜、镍、铬。 ③修复性镀层,是指应用于已经被磨损的零件(如轴等)局部和整体加厚的修复性电镀,如镀铜、镀铬。 ④特殊要求的镀层,指应用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镀层。如:耐磨铬、减磨锡、反光银、导电的金或银、防反光的黑镍、铬等等。 2.2镀层的化学性分类 如果按镀层金属的电极电位与基体金属的电极电位来分,可分为二种: 阳极镀层 阴极镀层 阳极镀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镀层金属的电极电位负于基体金属的电极电位,如铁上镀锌。这类镀层覆盖在金属零件表面,既有隔离介质起机械保护作用(物理保护),当镀层受到损坏时又能起电化学保护作用,使基体不受腐蚀。 阴极镀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镀层金属的电极电位正于基体金属的电极电位,如铁上镀铜、镀镍等。这类镀层只有隔离介质起机械保护作用,防护作用较差,必须镀有一定的厚度,使镀层的孔隙率尽量减少时才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3. 电镀的结晶过程 液相传质步骤: 沉积金属离子自溶液本体运动到 电极表面附近; 前置转化步骤: 还原反应前, 沉积金属离子在阴 极表面附近或表面上发生转化; 电荷传递: 在电极和离子之间进行电荷转移; 表面扩散或形核: 到达电极表面的粒子沿表面横 向移动到金属点阵的适当位置,或与其它粒 子相遇形成晶核; 形成结晶: 金属原子最后到达点阵中的固定位置, 晶体逐渐长大. 沉积过程示意图 4. 电镀溶液中主要成分的作用 主盐: 提供在阴极沉积出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的盐. 导电盐: 提高溶液的电导率. 缓冲剂: 当溶液遇到酸或碱时,可以使PH值变化幅度缩小. 阳极去极化剂: 在电解时,能使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活化. 络合剂: 增大阴极极化,促进阳极溶解. 添加剂: 改善溶液性能和镀层质量. 脱脂的作用 进入机台的料带上会粘附一层油 污,主要为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 而油污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镀层与基体 的结合力. 利用脱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料 带上粘附的油污,保证结合力. 除油方法 有机溶剂除油 超音波除油 化学除油 电解除油 1. 化学脱脂 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以除去皂 化性油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以除去非皂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