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非制度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pdfVIP

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非制度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非制度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pdf

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10 期 杨 昕: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于非制度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4p制度因素分析 一一以上海为例 杨昕 摘 要: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享有水平与流入地居民有比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城 乡二元制度安排是决定性因素。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已有的制度安排下提高 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实际享有水平,可以从非制度性因素入手。通过对上海市外来人口生 活基本状况调查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的年玲、性别、流入时间、 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职业等自身条件,以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均是影响 其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重要非制度因素。 关键词:农民工;公共服务;社会距离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iR码 :A 文章编号: 0257 -5833 (2∞8) 10-∞88-07 作者简介:杨昕,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酬20)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而得到择放,城乡之间开始了规模空前的人员流动。这种人力资源的流动除对经济产生 巨大促进作用之外,还引发出另一个结果-一农民工问题。当前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农民工的慨念与属性、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变迁、农民工对流入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农 民工的社会融入与社会排斥、农民工的越轨和犯罪问题等方面。虽然这些研究的角度、关注点都 不同,但元一例外地认为,农民工群体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游离于农村和城 市之间,日益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作为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特别是对公共 服务①的享有与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 农民工享有公共服务不足是由于二元的城乡社会经济结构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的,这 些制度性因素决定了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服务于城市居民,而农民工由于不具备居民的身份,必 然被排斥在这一体系之外②,他们不能取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医疗卫生服务;在自 身利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公权力的救济;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难以获得社会 收稿日期: 2∞8-06-06 ①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它是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 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本文中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能够提供食物、水、电、燃料、公共 交通、医疗保健、义务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社会保障、银行、通讯、公共安全等多种基本公共产品的服务。由于存 在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外部性以及社会公平问题等,这种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提供.而必须由政府 深度介入和积极干预其供给。 ② 参见李培林{中国进城农民王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 年版;孙树高《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 障权益), (经济与管理研究) 2(四年第 6 期。 88 社会科学 2∞8 年第 10 期 杨 昕:影响农民王享有公共服务的若干非制度因素分析 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逐步放宽了对外来人口的政策。以上海 为例:上海逐步废除了 20 世纪 90 年代出台的一些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如收容遣送制度、对外地 人员务工经商的限制政策、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政策,等等。在流动人口身份管理、就业、计划 免疫、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制度方面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相继制订了居住证制度、外来人口 综合保险制度、儿童计划免疫等制度,还推出廉价分娩、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培训等服务。 但调查显示,这些制度及政策的放宽并没有给农民工带来公共服务实际享有水平的显著提高,外 来儿童计划免疫率仍只有 659岛,对于近 60% 的农民工来说,原有的社会网络仍是其就业的主要 渠道,而参加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农民工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①。 这种情况的存在意味着影响农民工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因素不仅仅是制度性因素,还有相当 多的非制度因素。公共服务的实际享有水平会受到提供和获取两方面的影响,提供多少公共服务 是由制度性因素决定,而对已有的公共服务能够享有到怎样的水平,非制度因素则是关键。 非制度影响因素可以是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可以是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可以是农民工的观 念意识,也可以是其他外部因素。本文主要选取前两类非制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农 民工的自身素质,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在城市的留居时间等客观指标,它 们会对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和争取权利的能力产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则会通过促进和抑 制农民工的主观愿望而对其获取公共服务的具体行为产生影响。 为了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度进行量化,我们引入了社会距离的概念。自塔尔德在他的 《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